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吴语(江浙话)论文

常州方言高元音及其擦化的声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8页
    1.1 研究对象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3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19页
        1.3.1 常州方言语音研究概况第11-14页
        1.3.2 汉语高元音研究概况第14-19页
            1.3.2.1 高元音的音系学意义第14-15页
            1.3.2.2 高元音的音变及元音高化第15-17页
            1.3.2.3 高元音的声学特征第17-19页
    1.4 本文研究方法与方案第19-2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1.1 研究元音声学特性的一般方法第19-20页
            1.4.1.2 研究常州方言高元音摩擦性质的方法第20页
        1.4.2 研究方案第20-28页
            1.4.2.1 录音调查第20-21页
            1.4.2.2 数据库建设第21-25页
            1.4.2.3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25-26页
            1.4.2.4 R环境下的元音数据标准化处理第26-28页
第二章 常州方言高元音的一般声学研究第28-53页
    2.1 CV结构中的6个高元音第28-33页
        2.1.1 共振峰第29-30页
        2.1.2 元音声学图第30-32页
        2.1.3 时长第32-33页
    2.2 CVC结构中的[i][y]第33-36页
        2.2.1 共振峰第38-35页
        2.2.2 元音声学图第35-36页
        2.2.3 时长第36页
    2.3 CGV结构中的[i][u][y][(?)]第36-41页
        2.3.1 共振峰第38-39页
        2.3.2 元音声学图第39-40页
        2.3.3 时长第40-41页
    2.4 载体句中的6个高元音第41-50页
        2.4.1 共振峰第42-45页
        2.4.2 元音声学图第45-46页
        2.4.3 时长第46-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三章 常州方言高元音摩擦的声学研究第53-78页
    3.1 高元音摩擦的生理机制第53-54页
    3.2 高元音摩擦的声学表现第54-58页
    3.3 常州方言高元音的摩擦性质第58-63页
        3.3.1 CV结构中[i][i][u][y][(?)][(?)]的摩擦性质第58-61页
        3.3.2 CVC结构中[i][y]的摩擦性质第61-62页
        3.3.3 CGV结构中[i][y][u][(?)]的摩擦性质第62-63页
    3.4 常州方言高元音摩擦性的模式分类第63-75页
        3.4.1 基本思路第63页
        3.4.2 声学参数第63-70页
        3.4.3 模式分类第70-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结论及余论第78-81页
    结论第78-79页
    余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附录第86-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南汉语本土化教材建设初探
下一篇:汉语-布依语颜色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