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一) 辅导员的定义与角色定位 | 第15-16页 |
(二) 职业的涵义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调查与分析 | 第18-28页 |
一、 辅导员队伍现状与分析 | 第18-22页 |
(一) 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二) 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较短,所带学生人数偏多 | 第19-20页 |
(三) 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比较困难 | 第20-21页 |
(四) 辅导员转岗意愿较大 | 第21-22页 |
二、 辅导员队伍工作现状与分析 | 第22-28页 |
(一) 辅导员对工作的认知模糊 | 第22-23页 |
(二) 辅导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低 | 第23-24页 |
(三) 辅导员的工作困境 | 第24-26页 |
(四) 辅导员对高校辅导员管理的评价偏低 | 第26-27页 |
(五) 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不高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8-39页 |
一、 高校辅导员面临职业发展困境的情况 | 第28-34页 |
(一) 辅导员的角色和工作定位模糊 | 第28-29页 |
(二) 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29-32页 |
(三) 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认同感低 | 第32-33页 |
(四) 辅导员的个人素质难以满足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 第33-34页 |
二、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 国家层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二) 学校层面的原因 | 第35-37页 |
(三) 辅导员个人层面的原因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困境的对策思考 | 第39-56页 |
一、 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 | 第39-41页 |
(一) 政策落实 | 第39-40页 |
(二) 建立行业协会 | 第40页 |
(三) 提高人文关怀 | 第40-41页 |
二、 建立独立的辅导员评价机制 | 第41-44页 |
(一) 建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二) 独立的职称评审体系 | 第43-44页 |
(三) 合理的行政职务晋升办法 | 第44页 |
三、 健全辅导员的管理机制 | 第44-48页 |
(一) 辅导员的选聘机制 | 第44-45页 |
(二) 辅导员的培训机制 | 第45-46页 |
(三) 职业发展规划机制 | 第46-48页 |
四、 加强辅导员职业生涯自我管理 | 第48-56页 |
(一) 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解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 第48页 |
(二) 提高自我认知和职业认同感 | 第48-50页 |
(三) 提升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 第50-51页 |
(四) 制定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 第51-54页 |
(五) 执行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 | 第54-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