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桥梁桩基础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静力推倒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6-31页 |
2.1 土的非线性模型 | 第16-20页 |
2.1.1 非线性 M 法 | 第16页 |
2.1.2 日本铁道抗震规范中的非线性方法 | 第16-20页 |
2.2 桩的非线性模型 | 第20-23页 |
2.2.1 无约束混凝土 | 第20-21页 |
2.2.2 约束混凝土 | 第21-22页 |
2.2.3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2-23页 |
2.3 非线性静力推倒模型 | 第23-26页 |
2.3.1 六弹簧模型 | 第23-24页 |
2.3.2 Winkler 地基梁模型 | 第24页 |
2.3.3 Winkler 非线性地基梁模型 | 第24-25页 |
2.3.4 空间杆系模型 | 第25-26页 |
2.4 本文采用的模型 | 第26-27页 |
2.4.1 模型的选择 | 第26页 |
2.4.2 参数的确定 | 第26-27页 |
2.5 算例 | 第27-31页 |
2.5.1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2.5.2 数值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2.5.3 小结 | 第30-31页 |
3 土-结构相互作用下桩基桥墩位移延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7页 |
3.1 截面纵筋配筋率及配箍率对桩基桥墩位移延性的影响 | 第31-40页 |
3.1.1 截面弯矩-曲率的确定 | 第31-34页 |
3.1.2 桥墩位移延性的确定 | 第34-35页 |
3.1.3 算例 | 第35-40页 |
3.2 其它因素对桩基桥墩位移延性的影响 | 第40-47页 |
4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需求谱的建立 | 第47-82页 |
4.1 能力谱曲线的建立 | 第47-50页 |
4.1.1 能力曲线的建立 | 第47页 |
4.1.2 能力谱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4.1.3 能力谱的建立方法 | 第48-50页 |
4.1.4 桩土相互作用下能力谱的建立 | 第50页 |
4.2 需求谱的建立 | 第50-75页 |
4.2.1 需求谱的建立方法 | 第50-51页 |
4.2.2 弹性需求谱的建立 | 第51-53页 |
4.2.3 弹塑性需求谱的建立 | 第53-75页 |
4.3 性能点的求解方法 | 第75-82页 |
4.3.1 ATC-40 中采用的能力谱法 | 第75-76页 |
4.3.2 修正能力谱法 | 第76页 |
4.3.3 位移系数法 | 第76-77页 |
4.3.4 性能点轨迹法 | 第77-79页 |
4.3.5 本文提出的性能点求解方法 | 第79-80页 |
4.3.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桩基桥墩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第82-92页 |
5.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优点 | 第82页 |
5.2 抗震性能的划分 | 第82-85页 |
5.3 抗震指标的确定 | 第85-87页 |
5.4 算例 | 第87-89页 |
5.5 抗震指标的确定 | 第89-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92-94页 |
6.1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所得结论 | 第92-93页 |
6.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