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崩塌病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崩塌病害分类及破坏模式 | 第11页 |
1.2.2 崩塌病害稳定性评价 | 第11-12页 |
1.3 锚杆支挡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锚杆支挡结构国外发展过程 | 第12页 |
1.3.2 锚杆支挡结构国内发展过程 | 第12-13页 |
1.3.3 锚杆支挡结构现阶段应用现状 | 第13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工程背景与崩塌病害特征分析 | 第15-25页 |
2.1 区域环境地质 | 第15-17页 |
2.1.1 地势及地貌特征 | 第15-16页 |
2.1.2 水文气象特征 | 第16-17页 |
2.1.3 地质条件 | 第17页 |
2.2 病害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17-22页 |
2.2.1 病害特征 | 第17-19页 |
2.2.2 病害成因分析 | 第19-22页 |
2.3 原有工程措施缺陷及整治方案比选 | 第22-24页 |
2.3.1 工程措施缺陷 | 第22-23页 |
2.3.2 整治方案比选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崩塌病害数值模拟及泥岩节理影响分析 | 第25-43页 |
3.1 CDEM 数值软件基本构成和计算方法 | 第25-32页 |
3.1.1 CDEM 力学模型离散元方法的基本构成 | 第25-26页 |
3.1.2 CDEM 可变形块体离散元计算方法 | 第26-30页 |
3.1.3 CDEM 计算流程图 | 第30-32页 |
3.2 崩塌病害 CDEM 数值模拟 | 第32-36页 |
3.2.1 边坡数值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3.2.2 边坡数值模型参数选取 | 第33页 |
3.2.3 崩塌病害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3.3 泥岩节理影响分析 | 第36-42页 |
3.3.1 泥岩节理粘聚力对于崩塌影响分析 | 第36-39页 |
3.3.2 泥岩节理内摩擦角对于崩塌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锚杆间距对于预应力锚杆框架影响性分析 | 第43-57页 |
4.1 框架结构分析基准的选择 | 第43-46页 |
4.2 锚杆间距变化对于框架结构影响分析 | 第46-50页 |
4.2.1 锚杆水平间距变化对于框架结构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4.2.2 锚杆竖直间距变化对于框架结构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4.3 锚杆间距设计的相对最优组合 | 第50-54页 |
4.4 锚杆间距对于锚杆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基于相同工程量预应力锚杆框架优化分析 | 第57-74页 |
5.1 相同工程量条件下不同结构对框架的影响 | 第57-64页 |
5.1.1 支护方案工程量确定 | 第57页 |
5.1.2 不同支护方案及设计 | 第57-58页 |
5.1.3 不同结构对框架的影响 | 第58-64页 |
5.2 基于相同工程量不同支护结构对坡体位移影响 | 第64-65页 |
5.3 基于相同工程量预应力锚杆优化 | 第65-68页 |
5.3.1 锚杆水平倾角优选 | 第65-66页 |
5.3.2 锚杆预应力优选 | 第66-68页 |
5.4 预应力锚杆自由段与锚固段分析 | 第68-72页 |
5.4.1 预应力锚杆自由段分析和优选 | 第69-70页 |
5.4.2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分析和优选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