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of Thesis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传感网络中的节点定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2 传感网络中的目标跟踪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和目标跟踪研究概述 | 第14-32页 |
2.1 WSN 概述 | 第14-17页 |
2.1.1 WSN 节点结构 | 第14-15页 |
2.1.2 WSN 体系结构 | 第15页 |
2.1.3 WSN 特点 | 第15-16页 |
2.1.4 WSN 应用概述 | 第16-17页 |
2.2 WSN 定位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2.2.1 基本定义 | 第17页 |
2.2.2 节点定位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2.3 WSN 节点定位机制 | 第21-26页 |
2.3.1 基于测距的算法 | 第22-23页 |
2.3.2 基于非测距的算法 | 第23-26页 |
2.3.3 节点定位现状 | 第26页 |
2.4 WSN 目标跟踪机制 | 第26-28页 |
2.4.1 目标跟踪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2.4.2 目标跟踪的特点 | 第27页 |
2.4.3 目标跟踪现状 | 第27-28页 |
2.5 典型的跟踪算法 | 第28-31页 |
2.5.1 双元检测协作跟踪算法 | 第28-29页 |
2.5.2 信息驱动协作跟踪算法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传感网络中基于移动信标的 Scan 定位算法研究 | 第32-44页 |
3.1 相关工作 | 第32-33页 |
3.2 信标节点移动模型 | 第33-34页 |
3.3 传统网格扫描定位算法 | 第34-37页 |
3.4 基于移动信标的 Scan 定位算法(MBGS) | 第37-38页 |
3.5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38-43页 |
3.5.1 仿真环境与参数选择 | 第38-40页 |
3.5.2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传感网络中基于多移动信标的 DV-Hop 定位算法研究 | 第44-55页 |
4.1 相关工作 | 第44页 |
4.2 DV-Hop 定位算法 | 第44-46页 |
4.3 基于多移动信标的 DV-Hop 定位算法 | 第46-50页 |
4.3.1 定位方法 | 第46-49页 |
4.3.2 信标移动路径设计 | 第49-50页 |
4.4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0-54页 |
4.4.1 仿真环境与参数选择 | 第50-51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传感网络中分布式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 第55-73页 |
5.1 相关工作 | 第55-56页 |
5.2 WSN 中的目标跟踪模型 | 第56-57页 |
5.3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57-60页 |
5.4 分布式粒子滤波算法 | 第60-62页 |
5.5 相关分簇算法 | 第62-64页 |
5.5.1 LEACH 算法 | 第62页 |
5.5.2 TEEN 算法 | 第62-63页 |
5.5.3 PEGASIS 协议 | 第63-64页 |
5.6 基于域的动态成簇算法 | 第64-65页 |
5.6.1 基于域的分簇模型 | 第64页 |
5.6.2 基于域的动态成簇算法 | 第64-65页 |
5.7 基于域的动态成簇分布式目标跟踪算法 | 第65-67页 |
5.8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67-72页 |
5.8.1 仿真环境与参数选择 | 第67-68页 |
5.8.2 网络能耗比较 | 第68-69页 |
5.8.3 目标跟踪性能比较 | 第69-72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