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班汉语报刊课学导互动式教学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0.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0.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1-12页 |
0.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0.4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13-14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2 研究特色 | 第13-14页 |
1 汉语报刊课概述 | 第14-19页 |
1.1 汉语报刊课的课程定位 | 第14-15页 |
1.2 汉语报刊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 第15-17页 |
1.2.1 词汇教学 | 第15-16页 |
1.2.2 语法教学 | 第16-17页 |
1.2.3 跨文化教学 | 第17页 |
1.3 汉语报刊课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 第17-18页 |
1.3.1 交际式教学法 | 第17-18页 |
1.3.2 任务型教学法 | 第18页 |
1.4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2 汉语报刊课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 | 第19-24页 |
2.1 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 | 第19-20页 |
2.1.1 学导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 第19页 |
2.1.2 学导互动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2.1.3 学导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 第20页 |
2.2 学导互动式教学法在汉语报刊课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2.3 汉语报刊课学导互动式教学策略分析 | 第22-24页 |
2.3.1 教师教学策略 | 第22页 |
2.3.2 学生学习策略 | 第22-24页 |
3 汉语报刊课学导互动式教学设计 | 第24-34页 |
3.1 课堂教学设计 | 第24-31页 |
3.1.1 教材选取与教学对象 | 第24页 |
3.1.2 教学目标与教学步骤 | 第24-25页 |
3.1.3 第 1 学时 | 第25页 |
3.1.4 第 2 学时 | 第25-28页 |
3.1.5 第 3 学时 | 第28-30页 |
3.1.6 第 4 学时 | 第30-31页 |
3.2 课后练习设计 | 第31-33页 |
3.2.1 书后练习 | 第31-32页 |
3.2.2 补充练习 | 第32-33页 |
3.3 教学设计评估 | 第33-34页 |
3.3.1 教学设计特色及优势 | 第33页 |
3.3.2 教学设计的不足 | 第33-34页 |
4 针对留学生汉语报刊课的反思及建议 | 第34-37页 |
4.1 合理设置课程 | 第34页 |
4.2 选择优质教材 | 第34-35页 |
4.3 讲授阅读技巧 | 第35-36页 |
4.4 更替传统阅读方法 | 第36页 |
4.5 将文化教学穿插于教学过程中 | 第36-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