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包装设计论文

基于感性工学的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前言第13-14页
    1.2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及发展第14-20页
        1.2.1 感性工学概述第14-15页
        1.2.2 感性工学的发展第15-16页
        1.2.3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第16-2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1 感性工学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2 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本课题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第22-27页
        1.4.1 本课题选题背景与依据第22-23页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流程第23-25页
        1.4.3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25-27页
2 基于普鲁克分析的茶叶包装感性意象提取第27-44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2.3 茶叶包装代表性样本获取第30-37页
        2.3.1 茶叶包装样本采集第30-31页
        2.3.2 茶叶包装样本提取第31-37页
    2.4 茶叶包装感性语意提炼第37-38页
    2.5 茶叶包装感性意象空间建立第38页
    2.6 基于普鲁克分析的代表性茶叶包装意象获取第38-42页
        2.6.1 主成分分析初始情感维度第38-39页
        2.6.2 普鲁克分析选择代表性情感维度第39-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3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设计要素提取第44-56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眼动追踪技术理论第45-46页
    3.3 眼动实验研究方法第46-49页
        3.3.1 被试者第46页
        3.3.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46-47页
        3.3.3 实验程序第47页
        3.3.4 茶叶包装设计要素分析第47-49页
    3.4 眼动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49-55页
        3.4.1 热点图第49-50页
        3.4.2 多元方差分析第50-52页
        3.4.3 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第52-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基于数量化Ⅰ类理论的茶叶包装设计模型构建及评估第56-74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数量化Ⅰ类理论的原理及步骤第56-59页
    4.3 数量化Ⅰ类理论模型构建第59-66页
        4.3.1 语义差异法实验数据第59-60页
        4.3.2 数量化Ⅰ类理论模型建立第60-66页
    4.4 数量化Ⅰ类理论模型评估第66-72页
        4.4.1 研究方法第66-68页
        4.4.2 调研设计第68-69页
        4.4.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69-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茶叶包装创新设计第74-91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茶叶包装创新设计第74-90页
        5.2.1 研究方法第74-81页
        5.2.2 “RSTEA”茶叶包装的文字设计第81-82页
        5.2.3 “RSTEA”茶叶包装的色彩构成第82页
        5.2.4 “RSTEA”茶叶包装的图形设计第82-85页
        5.2.5 “RSTEA”茶叶包装的创新结构设计第85-89页
        5.2.6 “RSTEA”茶叶包装的最终效果图第89-90页
    5.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6 总结第91-93页
    6.1 结论第91-92页
    6.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附录第99-110页
    附录A 正交试验计划表第99-101页
    附录B 简约感评估验证实验问卷第101-105页
    附录C 样本1的最小显著性差异表第105-107页
    附录D “延展性”包装结构设计案例图第107-11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青花艺术的家居软装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保护的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夜景亮化评价体系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