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3页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第二节、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 第7-8页 |
第三节、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第四节、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五节、结构体系 | 第11-12页 |
第六节、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上海中小企业概况 | 第13-19页 |
第一节、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中小企业的作用 | 第14-15页 |
第三节、上海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 | 第15-16页 |
第四节、上海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 第16-19页 |
第三章 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概况 | 第19-24页 |
第一节、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 第19-21页 |
第二节、上海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 第21页 |
第三节、上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第四节、上海中小企业资本供给情况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上海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24-29页 |
第一节、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4-25页 |
第二节、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25-26页 |
第三节、企业诚信成问题 | 第26-29页 |
第五章 资金融出机构的原因 | 第29-33页 |
第一节、缺少成熟的融资渠道 | 第29-30页 |
第二节、融资程序繁复 | 第30页 |
第三节、融资成本过高 | 第30-31页 |
第四节、所有制歧视 | 第31页 |
第五节、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 第31-33页 |
第六章 政府的原因 | 第33-39页 |
第一节、中小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二节、政府和企业互动机制还不健全 | 第34-35页 |
第三节、法制还不健全 | 第35-36页 |
第四节、服务中介机构还不成熟 | 第36-3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行政手段与金融手段的有机结合是才有效方法 | 第39-44页 |
第一节、对政府的建议 | 第39-40页 |
第二节、对银行的建议 | 第40-42页 |
第三节、回到原点、分析国情 | 第42-44页 |
采访纪要 | 第44-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