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幼儿日常语言和“教学语言”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9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第9-11页
        一、语言和言语第9-10页
        二、幼儿语言第10页
        三、日常语言第10页
        四、教学语言第10-11页
        五、比较研究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12页
        二、实践意义第12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12-13页
        一、哲学基础第12页
        二、心理学基础第12-13页
        三、认知语言学基础第13页
    第五节 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关于幼儿语言习得与认知发展的研究第13-14页
        二、关于言语交往的研究第14-15页
        三、关于日常语言的研究第15-18页
    第六节 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文献法第18页
        二、观察法第18页
        三、访谈法第18-19页
        四、案例分析法第19-20页
第二章 幼儿日常语言与教学语言之特点比较第20-34页
    第一节 幼儿日常语言的特点第20-27页
        一、丰富性第20-23页
        二、自由性第23-25页
        三、沟通性第25-27页
    第二节 幼儿教学语言的特点第27-34页
        一、简短性第27-29页
        二、规范性第29-31页
        三、机械性第31-34页
第三章 幼儿日常语言与教学语言之情境比较第34-46页
    第一节 幼儿日常语言情境第34-38页
        一、幼儿生活世界第34-35页
        二、幼儿从“前台”到“后台”的“戏剧”角色转变第35-36页
        三、“对话式”的幼儿语言交流第36-38页
    第二节 幼儿教学语言情境第38-46页
        一、教学:一种规范世界第38-41页
        二、“问—答”式的语言情境第41-43页
        三、教学语言的“潜台词”第43-44页
        四、教学语言的符应效应第44-46页
第四章 对幼儿语言及幼儿园教学的反思第46-54页
    第一节 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第46-49页
        一、语言是个体的存在第46-48页
        二、语言是基于体验的认知第48-49页
    第二节 塑造新型的师幼关系第49-51页
        一、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第49-50页
        二、构建对话式的师幼互动第50-51页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方式的转变第51-54页
        一、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第51-52页
        二、教师对幼儿评价方式的转变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6岁流动儿童数学入学准备的研究--以张家界市为例
下一篇:华德福幼儿音乐教育--以长沙花果山森林幼儿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