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CONTENTS第7-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引言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1.2 选题意义第18-19页
    1.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1.3.1 生命第20-21页
        1.3.2 生命教育第21-22页
        1.3.3 大学生第22页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22-26页
        1.4.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22-23页
        1.4.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23-26页
    1.5 创新点第26-27页
第2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第27-32页
    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第27-28页
    2.2 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生命宽度第28页
    2.3 有利于营造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第28-30页
    2.4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命品质第30-32页
第3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第32-36页
    3.1 自我意识相关理论第32-33页
    3.2 需要层次说与自我实现理论第33-35页
    3.3 助人自助的相关理论第35-36页
第4章 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6-45页
    4.1 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的问题第36-40页
        4.1.1 生命初始之生命意识缺乏第36-37页
        4.1.2 生命过程之生命意义缺失第37-39页
        4.1.3 生命终结之死亡认知偏差第39-40页
    4.2 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第40-45页
        4.2.1 生命教育理念认知模糊第40-41页
        4.2.2 生命教育内容知行脱节第41-42页
        4.2.3 生命教育发展动力缺乏第42-45页
第5章 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第45-48页
    5.1 大学生处于“二次心理断乳期”的特殊发展阶段第45-46页
    5.2 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的的人文教育的缺位第46-47页
    5.3 社会转型期的某些不良环境导致大学生社会心态失衡第47-48页
第6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第48-56页
    6.1 推动生命教育理念的大众化与科学化第48-50页
        6.1.1 “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理念第48-49页
        6.1.2 以社会教育为主要渠道,促进生命教育理念大众化第49-50页
        6.1.3 以学校教育为支撑,促进生命教育理念科学化第50页
    6.2 推动生命教育内容全面发展第50-53页
        6.2.1 “身”——生命意识教育的关注第50-51页
        6.2.2 “心”——生命品质教育的具体化第51页
        6.2.3 “灵”——生命意义教育的实际化第51-52页
        6.2.4 “终”——死亡认知的矫正第52-53页
    6.3 促进生命教育实施的全方位发展第53-56页
        6.3.1 培养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第53页
        6.3.2 建立大学生生命团体辅导实践模式第53-54页
        6.3.3 建立大学生生命个体辅导实践模式第54-55页
        6.3.4 建立大学生生命危机预警及干预体系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4-6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体育高考足球专项加试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的探索研究
下一篇:教育学学科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