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哈尔滨市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题的概况 | 第14-20页 |
一、课后练习题设置的分析 | 第14-16页 |
(一) 题量设置的分析 | 第14-15页 |
(二) 题型设置的分析 | 第15-16页 |
二、课后练习题编排特点的分析 | 第16-20页 |
(一) 结构编排特点的分析 | 第16-18页 |
(二) 内容编排特点的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哈尔滨市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题使用情况的调查 | 第20-33页 |
一、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 第20-22页 |
(一) 调查的对象 | 第20-21页 |
(二) 调查的内容 | 第21-22页 |
二、调查的结果 | 第22-28页 |
(一) 值得肯定的经验 | 第22-25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三、课后练习题使用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3页 |
(一) 知识积累记忆不扎实 | 第28-29页 |
(二) 对文本知识理解的偏差 | 第29页 |
(三) 忽视引导主动使用练习题学习 | 第29-30页 |
(四) 对练习题缺乏必要的迁移性训练 | 第30-31页 |
(五) 教师的讲解缺少趣味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哈尔滨市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题使用效率提升的策略 | 第33-45页 |
一、训练记忆能力,注重知识积累 | 第33-35页 |
(一) 充分利用零散的学习时间 | 第33-34页 |
(二)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 | 第34-35页 |
二、注重基础知识类课后练习题与文本理解的融合 | 第35-37页 |
三、注重激发学生对课后练习题使用的兴趣 | 第37-39页 |
(一)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 第37-38页 |
(二)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 第38-39页 |
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课后练习题学习的主动性 | 第39-41页 |
五、强化实用性,增加可行性 | 第41-45页 |
(一) 强化课后练习题的实用性 | 第42-43页 |
(二) 增加课后练习题使用的可行性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3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48-51页 |
附录2: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