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四杆张拉整体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张拉整体结构的应用第11-12页
    1.3 张拉整体结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2-16页
    1.4 张拉整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第16-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第2章 结构构型及运动分析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张拉整体机器人结构的建立第22-26页
        2.2.1 张拉整体结构节点的建立第22-23页
        2.2.2 结构构型的选取第23-25页
        2.2.3 坐标的转换第25-26页
    2.3 结构的运动学分析第26-29页
        2.3.1 节点运动分析第26-27页
        2.3.2 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法第27-28页
        2.3.3 形态分析第28-29页
    2.4 通过势能进行运动分析第29-32页
    2.5 双侧驱动运动分析第32-35页
    2.6 双侧对角索驱动结构的形态分析第35-38页
    2.7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运动步态的分析第40-56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步态分析第40-44页
        3.2.1 单侧驱动奇数步态第41-42页
        3.2.2 单侧驱动偶数步态第42-44页
    3.3 步态运动的偏差分析第44-50页
        3.3.1 奇数步态第一步第44-46页
        3.3.2 偶数步态第一步第46-48页
        3.3.3 不同的摩擦系数对偏差的影响第48-50页
    3.4 两种驱动形式的步态比较分析第50-53页
        3.4.1 内部空间的变化比较分析第50-53页
        3.4.2 步态拟合的变化比较分析第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4章 与地面之间碰撞动力学分析及ADAMS仿真第56-78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碰撞的处理方法第56-57页
    4.3 碰撞动力学能量分析表达式第57-60页
        4.3.1 动能的表达式第57-59页
        4.3.2 势能的表达式第59页
        4.3.3 变形能的表达式第59-60页
    4.4 动力学建模第60-63页
        4.4.1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60-62页
        4.4.2 边界条件与模态函数第62-63页
        4.4.3 方程的离散第63页
    4.5 两种碰撞形式分析第63-68页
        4.5.1 刚体碰撞第63-64页
        4.5.2 结构柔性杆体与地面碰撞第64-68页
    4.6 仿真分析第68-76页
        4.6.1 建立ADAMS仿真模型第68-70页
        4.6.2 碰撞仿真第70-72页
        4.6.3 直线运动仿真第72-76页
    4.7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样机改进与试验分析第78-90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样机的设定及改进第78-81页
        5.2.1 电机的选择第78-79页
        5.2.2 弹簧的设定第79-80页
        5.2.3 样机的改进第80-81页
    5.3 步进电机的控制设定第81-86页
        5.3.1 四相五线步进电机运转原理第81-82页
        5.3.2 控制系统的组成第82页
        5.3.3 单片机系统第82-83页
        5.3.4 驱动系统第83-85页
        5.3.5 软件系统的设计第85-86页
    5.4 试验及问题分析第86-88页
        5.4.1 运动试验第86-87页
        5.4.2 问题的分析及改进第87-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H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柔性连接式双无人艇自主协同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