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1.2 输电线路覆冰成因及类型 | 第12-13页 |
| 1.3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4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系统设计 | 第16-23页 |
| 2.1 总体架构 | 第16-17页 |
| 2.2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7-19页 |
| 2.2.1 电源模块 | 第17-18页 |
| 2.2.2 视频数据采集 | 第18-19页 |
| 2.2.3 GPRS模块 | 第19页 |
| 2.2.4 终端服务器 | 第19页 |
| 2.3 图像采集方法 | 第19-21页 |
| 2.4 图像存放方式 | 第21-2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图像识别算法 | 第23-40页 |
| 3.1 复杂背景下输电线路覆冰图像的特点 | 第23-25页 |
| 3.1.1 图像特征 | 第23-25页 |
| 3.1.2 图像处理难点 | 第25页 |
| 3.2 覆冰图像预处理 | 第25-29页 |
| 3.2.1 彩色图像灰度化 | 第26页 |
| 3.2.2 图像滤波 | 第26-27页 |
| 3.2.3 图像增强 | 第27-29页 |
| 3.3 几种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 | 第29-34页 |
| 3.3.1 灰度图像阂值分割 | 第29-31页 |
| 3.3.2 边缘提取 | 第31-34页 |
| 3.4 基于斜率的线搜索算法 | 第34-39页 |
| 3.4.1 算法原理 | 第34-36页 |
| 3.4.2 算法实现 | 第36-37页 |
| 3.4.3 算法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3.5 覆冰厚度的计算 | 第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覆冰厚度图像识别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8页 |
| 4.1 系统概述 | 第40-45页 |
| 4.1.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0-41页 |
| 4.1.2 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 4.1.3 操作界面设计 | 第43-45页 |
| 4.2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5-55页 |
| 4.2.1 图像读取功能 | 第45-46页 |
| 4.2.2 图像JPG格式转换成BMP格式 | 第46-47页 |
| 4.2.3 识别区域初始化与记录功能 | 第47-50页 |
| 4.2.4 图像识别区域选定功能 | 第50-51页 |
| 4.2.5 覆冰厚度图像自动识别 | 第51页 |
| 4.2.6 覆冰厚度图像手动识别 | 第51-52页 |
| 4.2.7 覆冰厚度值的判断及存储功能 | 第52-53页 |
| 4.2.8 其他功能 | 第53-55页 |
| 4.3 系统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4.4 覆冰预警分析 | 第56-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附录B (部分源程序)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