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绩效考核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绩效考核的理论综述 | 第13-15页 |
1.2.2 绩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 第15-18页 |
1.3 关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的思路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华跃汽车俱乐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4页 |
2.1 汽车销售行业背景和华跃汽车俱乐部简介 | 第21-24页 |
2.1.1 汽车销售行业及华跃汽车俱乐部公司背景 | 第21-22页 |
2.1.2 华跃汽车俱乐部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现状 | 第22-24页 |
2.2 俱乐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 第24-26页 |
2.2.1 俱乐部早期员工绩效考核的回顾 | 第24-25页 |
2.2.2 俱乐部近年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 第25-26页 |
2.3 俱乐部现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2.3.1 俱乐部现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问卷调查 | 第27-30页 |
2.3.2 绩效考核设计目的狭隘 | 第30页 |
2.3.3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 | 第30-31页 |
2.3.4 考核主体选择过于单一 | 第31页 |
2.3.5 绩效考核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 第31页 |
2.4 俱乐部员工考核体系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2.4.1 历史原因 | 第31-32页 |
2.4.2 现实原因 | 第32页 |
2.5 俱乐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第3章 华跃汽车俱乐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设计方案 | 第34-49页 |
3.1 改进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 | 第34页 |
3.1.1 设计原则 | 第34页 |
3.1.2 设计目标 | 第34页 |
3.2 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3.3 工作流程的优化设计 | 第35-36页 |
3.4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新设计 | 第36-44页 |
3.4.1 指标的选择和标准的确立 | 第36-43页 |
3.4.2 权重的确定 | 第43-44页 |
3.5 考核主体和频率的确立 | 第44-46页 |
3.5.1 考核主体的确定 | 第44页 |
3.5.2 考核频率的确立 | 第44-45页 |
3.5.3 考核具体打分方法 | 第45-46页 |
3.6 绩效考核的反馈和申诉 | 第46-47页 |
3.7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 第47-49页 |
3.7.1 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的挂钩 | 第47页 |
3.7.2 考核结果在员工职位调整中的运用 | 第47-48页 |
3.7.3 考核结果在员工评优和评奖方面的运用 | 第48页 |
3.7.4 考核结果在培训方面的运用 | 第48-49页 |
第4章 华跃汽车俱乐部新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第49-54页 |
4.1 绩效考核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点或措施 | 第49-50页 |
4.1.1 组织上的保障 | 第49页 |
4.1.2 保证考核结果运用的公平与公正 | 第49页 |
4.1.3 绩效考核知识的培训 | 第49-50页 |
4.1.4 切实做好绩效考核的沟通工作 | 第50页 |
4.1.5 明确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权利和责任 | 第50页 |
4.2 绩效考核体系实施步骤 | 第50-51页 |
4.3 新绩效考核的成功之处 | 第51-52页 |
4.4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 第52-54页 |
4.4.1 存在的不足 | 第52-53页 |
4.4.2 持续改进的方向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