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CAN网络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2 CAN总线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3-16页 |
1.2.1 CAN总线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2 CAN总线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技术背景 | 第16-17页 |
1.3.2 PTP协议的产生于发展 | 第17-18页 |
1.3.3 时钟同步实现机制 | 第18-19页 |
1.4 课题来源、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9-20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CAN总线技术规范 | 第21-30页 |
2.1 CAN的基本概述 | 第21-22页 |
2.2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 第22-24页 |
2.2.1 物理层 | 第22-23页 |
2.2.2 数据链路层 | 第23-24页 |
2.3 CAN报文格式 | 第24-27页 |
2.3.1 数据帧 | 第24-25页 |
2.3.2 程帧 | 第25-26页 |
2.3.3 错误帧 | 第26页 |
2.3.4 过载帧 | 第26-27页 |
2.4 CAN总线通信机制 | 第27页 |
2.4.1 媒体访问 | 第27页 |
2.4.2 总线仲裁 | 第27页 |
2.4.3 位填充 | 第27页 |
2.5 错误检测和故障界定 | 第27-29页 |
2.5.1 出错检测 | 第27-28页 |
2.5.2 CRC校验 | 第28页 |
2.5.3 故障界定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CAN网络时钟同步方法研究 | 第30-39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时钟漂移率 | 第30-32页 |
3.2.1 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3.2.2 时钟漂移率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3.3 CAN时钟同步 | 第32-33页 |
3.3.1 CAN总线时钟同步机制 | 第32页 |
3.3.2 时钟同步节点内部结构 | 第32-33页 |
3.4 CAN网络时钟同步算法研究 | 第33-38页 |
3.4.1 基本思想 | 第33-34页 |
3.4.2 报文延时大小 | 第34-35页 |
3.4.3 CAN时钟同步假设 | 第35-36页 |
3.4.4 基于“时钟漂移率”时钟同步算法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CAN网络时钟同步方法设计与实现 | 第39-51页 |
4.1 CANoe仿真工具介绍 | 第39-41页 |
4.1.1 CANoe简单概述 | 第39-40页 |
4.1.2 CANoe仿真软件 | 第40页 |
4.1.3 CANoe软件开发 | 第40-41页 |
4.2 时钟同步方法模型设计 | 第41-42页 |
4.3 数据库设计 | 第42-44页 |
4.4 CAPL编程 | 第44-48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课题总结 | 第5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57-58页 |
附录 CAPL源程序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