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文本类型学视角下调查报告的英汉翻译--A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Food Security for All节译及翻译报告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9页 |
1 翻译任务 | 第9-14页 |
1.1 翻译文本及节选部分的确定 | 第9-11页 |
1.1.1 选择该文本的原因 | 第9-10页 |
1.1.2 节选该部分的原因 | 第10-11页 |
1.2 翻译文本的分析 | 第11-12页 |
1.2.1 文本的结构分析 | 第11-12页 |
1.2.2 文本的内容分析 | 第12页 |
1.3 翻译过程的介绍 | 第12-14页 |
1.3.1 译前知识准备 | 第12-13页 |
1.3.2 译中阶段进展 | 第13页 |
1.3.3 译后质量完善 | 第13-14页 |
2 赖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 | 第14-18页 |
2.1 赖斯文本类型学理论的介绍 | 第14-16页 |
2.1.1 赖斯文本类型学理论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2.1.2 赖斯文本类型学理论的阐释 | 第15-16页 |
2.2 赖斯文本类型学理论的应用 | 第16-18页 |
2.2.1 文本类型的判定 | 第16-17页 |
2.2.2 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17-18页 |
3 赖斯的文本类型学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 第18-26页 |
3.1 词法翻译 | 第18-22页 |
3.1.1 理解和表达 | 第18-20页 |
3.1.2 词语翻译的具体方法 | 第20-22页 |
3.2 句法翻译 | 第22-26页 |
3.2.1 读者导向和文本风格 | 第22-23页 |
3.2.2 句子翻译的具体方法 | 第23-26页 |
4 翻译总结 | 第26-28页 |
4.1 翻译遗留问题 | 第26-27页 |
4.2 翻译实践感悟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一 译文 | 第30-95页 |
附录二 原文 | 第95-169页 |
致谢 | 第169-170页 |
个人简历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