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2 风险投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2.1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0-25页 |
2.1.1 内部控制概念及内涵 | 第20-21页 |
2.1.2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 第21-23页 |
2.1.3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理论 | 第23-25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9页 |
2.2.1 风险管理概念 | 第25页 |
2.2.2 风险管理程序 | 第25-26页 |
2.2.3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 第26-27页 |
2.2.4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 | 第27-29页 |
第3章 海口市创新产业投资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 第29-41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9-31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29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3.1.3 公司投资业务特殊性 | 第30页 |
3.1.4 投资项目举例 | 第30-31页 |
3.2 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现状 | 第31-35页 |
3.2.1 投资内部控制环境状况 | 第31-32页 |
3.2.2 投资业务流程控制现状 | 第32-35页 |
3.2.3 对投资业务的监督检查情况 | 第35页 |
3.3 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3.3.1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 第35-37页 |
3.3.2 缺乏对投资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 第37页 |
3.3.3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流程操作不规范 | 第37-40页 |
3.3.4 投资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及时 | 第40-41页 |
第4章 海口市创新产业投资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7页 |
4.1 多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影响 | 第41-43页 |
4.1.1 内部控制目标错位 | 第41页 |
4.1.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41-42页 |
4.1.3 投资中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匮乏 | 第42-43页 |
4.2 投资风险控制机制欠完善 | 第43-44页 |
4.2.1 投资内部控制运作方式僵化 | 第43-44页 |
4.2.2 未形成投资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程序 | 第44页 |
4.3 投资业务内控程序中存在控制盲点 | 第44-46页 |
4.3.1 投资可行性分析中的偏差被忽略 | 第44-45页 |
4.3.2 投资执行及后续跟踪管理中存在控制盲点 | 第45页 |
4.3.3 投资退出机制不成熟 | 第45-46页 |
4.4 投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46页 |
4.5 内部监督功能难以实现 | 第46-47页 |
第5章 海口市创新产业投资公司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 第47-63页 |
5.1 优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环境 | 第47-52页 |
5.1.1 以控制权的配置为核心的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47-49页 |
5.1.2 以明确职责为核心的投资内控制度的完善 | 第49-51页 |
5.1.3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植 | 第51-52页 |
5.2 完善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程序 | 第52-55页 |
5.2.1 主动监控投资全过程的风险 | 第52-53页 |
5.2.2 建立投资风险预警机制 | 第53-55页 |
5.3 优化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的投资内控程序 | 第55-60页 |
5.3.1 投资立项的规范 | 第55-57页 |
5.3.2 投资决策流程的优化 | 第57页 |
5.3.3 投资执行阶段的流程控制优化 | 第57-59页 |
5.3.4 投资退出与处置机制的完善 | 第59-60页 |
5.4 保证信息的及时高效传递和沟通 | 第60-61页 |
5.5 持续完善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系统 | 第61-63页 |
5.5.1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 第61页 |
5.5.2 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系统的持续监察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