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燃烧室结构优化及进气系统匹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 | 第14-17页 |
1.3 内燃机行业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法 | 第17-21页 |
1.3.1 电动汽车对内燃机汽车的冲击 | 第17-18页 |
1.3.2 排放法规与应对措施 | 第18-21页 |
1.4 柴油机燃烧室结构的研究与发展 | 第21-23页 |
1.4.1 燃烧室结构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21-22页 |
1.4.2 燃烧室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5 柴油机进气系统的匹配优化研究 | 第23-30页 |
1.5.1 涡流比 | 第24-25页 |
1.5.2 米勒循环 | 第25-26页 |
1.5.3 进气增压 | 第26-27页 |
1.5.4 废气再循环 | 第27-30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32-41页 |
2.1 AVL-BOOST介绍 | 第32-33页 |
2.2 AVL-FIRE介绍 | 第33-34页 |
2.3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4-35页 |
2.4 湍流模型 | 第35-36页 |
2.5 喷雾模型 | 第36-38页 |
2.6 燃烧模型 | 第38-39页 |
2.7 排放模型 | 第39-41页 |
2.7.1 NO_x模型 | 第39页 |
2.7.2 碳烟模型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燃烧室形状和涡流比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41-69页 |
3.1 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3.1.1 船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41-42页 |
3.1.2 一维仿真模型建立及模型校核 | 第42-43页 |
3.2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46页 |
3.2.1 燃烧室形状及计算网格 | 第43-44页 |
3.2.2 计算模型选择及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3.2.3 计算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第45-46页 |
3.3 燃烧室结构设计 | 第46-48页 |
3.4 燃烧室结构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48-58页 |
3.4.1 燃烧室结构对缸内涡流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2 燃烧室结构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3 燃烧室结构对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4 燃烧室形状对缸内湍动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5 燃烧室形状对缸内速度场和当量比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6 燃烧室形状对缸内温度场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7 燃烧室形状对排放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8 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 涡流比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58-67页 |
3.5.1 涡流比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2 涡流比对缸内温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3.5.3 涡流比对缸内当量比的影响 | 第62-63页 |
3.5.4 涡流比对缸内速度场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5 涡流比对NO_x排放的影响 | 第64-65页 |
3.5.6 涡流比对碳烟排放的影响 | 第65-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米勒循环和EGR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69-82页 |
4.1 米勒循环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69-76页 |
4.1.1 米勒循环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70-71页 |
4.1.2 米勒循环对瞬时放热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4.1.3 米勒循环对缸内温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1.4 米勒循环对缸内当量比分布的影响 | 第73-74页 |
4.1.5 米勒循环对排放的影响 | 第74-76页 |
4.2 EGR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76-80页 |
4.2.1 EGR对缸压的影响 | 第76-77页 |
4.2.2 EGR对缸内温度的影响 | 第77-78页 |
4.2.3 EGR对缸内当量比分布的影响 | 第78-79页 |
4.2.4 EGR对排放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 各技术耦合后的综合影响 | 第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