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光电信号驻波调制的时栅位移感器行波形成新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位移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位移传感器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2 时栅位移传感器原理及行波形成新方法第19-35页
    2.1 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原理简介第19-22页
        2.1.1 传统栅式位移传感器第19-20页
        2.1.2 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优势第20-22页
    2.2 行波是时栅位移传感器的关键环节第22-23页
    2.3 单齿式及磁场式时栅行波产生方法及问题第23-26页
        2.3.1 单齿式时栅行波产生方法第23-24页
        2.3.2 磁场式时栅行波产生方法第24-25页
        2.3.3 现有时栅行波产生方法问题第25-26页
    2.4 时栅位移传感器行波形成新方法第26-33页
        2.4.1 时栅思想与光电的结合第26页
        2.4.2 时栅行波形成新方法的整体构建方案第26-27页
        2.4.3 行波与驻波的相互转换第27-29页
        2.4.4 光电信号驻波调制合成行波第29-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时栅位移传感器行波形成新方法实验整体方案设计第35-39页
    3.1 实验系统整体方案第35-36页
    3.2 直接透光式方案第36页
    3.3 反射光式方案第36-37页
    3.4 实验方案选定第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时栅位移传感器行波形成新方法实验系统设计第39-57页
    4.1 LED光源第39-42页
        4.1.1 LED光源及特性第39-40页
        4.1.2 COB集成面光源第40-42页
    4.2 定栅尺和动栅尺的制作第42-44页
    4.3 实验基座设计与优化第44-50页
        4.3.1 实验基座方案一第44-46页
        4.3.2 实验基座方案二第46-49页
        4.3.3 实验基座方案三第49-50页
    4.4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第50-53页
    4.5 行波信号合成电路设计第53-54页
    4.6 信号处理系统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7页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5.1 实验平台安装第57-58页
    5.2 原理性实验第58-60页
        5.2.1 驻波形成实验第58-59页
        5.2.2 行波形成实验第59-60页
    5.3 性能测试实验第60-62页
        5.3.1 精度实验第60-61页
        5.3.2 重复性实验第61-62页
    5.4 误差分析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测试序列优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μC/OS-Ⅱ时栅位移传感器数控转台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