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体态语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3.1 体态语的研究第12-15页
        1.3.2 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研究第15-16页
        1.3.3 体态语之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功能研究第16-17页
        1.3.4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的现状研究研究第17-18页
        1.3.5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的趋势研究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1 文献资料法第19页
        1.5.2 课堂观察法第19页
        1.5.3 多学科研究法第19-20页
第2章 体态语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0-31页
    2.1 体态语的内涵与特征第20-22页
        2.1.1 体态语的内涵第20页
        2.1.2 体态语的特征第20-22页
    2.2 体态语的种类第22-25页
        2.2.1 眼—视角语第23页
        2.2.2 脸—表情语第23-24页
        2.2.3 耳—听觉语第24页
        2.2.4 身—姿势语第24页
        2.2.5 装—装饰语第24-25页
    2.3 体态语与有声语统一于身体第25-27页
        2.3.1 体态语与有声语第25-26页
        2.3.2 体态语与有声语均为身体能量的绵延第26页
        2.3.3 各种体态语是一个混沌的整体第26-27页
    2.4 体态语与中学课堂教学第27-31页
        2.4.1 体态语与课堂中的认知第27-28页
        2.4.2 体态语与课堂中的情感第28-29页
        2.4.3 体态语与课堂中的审美第29-31页
第3章 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的现状:基于现场观察的方法第31-40页
    3.1 调查目的与内容第31页
    3.2 调查对象及其特征分析第31-32页
    3.3 调查过程与方法第32-40页
        3.3.1 框架设计与修订第32-34页
        3.3.2 记录方法第34-35页
        3.3.3 具体描述与分析第35-40页
第4章 中学课堂体态语问题之分析第40-48页
    4.1 眼-视觉语的问题第40-41页
        4.1.1 现象第40-41页
        4.1.2 后果及原因分析第41页
    4.2 脸-表情语的问题第41-43页
        4.2.1 现象第41-42页
        4.2.2 后果及原因分析第42-43页
    4.3 耳-听觉语的问题第43-44页
        4.3.1 现象第43页
        4.3.2 后果及原因第43-44页
    4.4 身-姿势语的问题第44-45页
        4.4.1 现象第44-45页
        4.4.2 后果及其原因分析第45页
    4.5 装-装饰语的问题第45-48页
        4.5.1 现象第45-46页
        4.5.2 后果及原因分析第46-48页
第5章 中学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改进建议第48-54页
    5.1 促进体态语之丰富第48-49页
        5.1.1 避免体态语的单一与重复第48页
        5.1.2 提升综合运用多种体态语的能力第48-49页
    5.2 遵循体态语之自然第49-52页
        5.2.1 避免体态语使用的矫情第50页
        5.2.2 学会运用各种体态语的自然表现方式第50-52页
    5.3 表现体态语之美感第52-54页
        5.3.1 避免使用各种低俗的体态语第52页
        5.3.2 表现体态语的审美形式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性训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游戏教学法在泰国初中生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