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2页 |
1.3.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可持续创新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2.1.1 可持续创新的概念及定义 | 第13-14页 |
2.1.2 可持续创新的实证研究 | 第14-15页 |
2.2 弹性与可持续创新 | 第15-18页 |
2.2.1 弹性与可持续性的异同点 | 第15-16页 |
2.2.2 弹性:可持续性新的系统思考方法 | 第16-18页 |
2.3 组织弹性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0页 |
2.3.1 组织弹性的起源、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3.2 组织弹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3 弹性视角下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32页 |
3.1 组织弹性的双元性 | 第22-23页 |
3.2 创新的三个维度 | 第23-24页 |
3.3 可持续创新的三级指标 | 第24-30页 |
3.3.1 专业化创新领导力——领导力 | 第24-25页 |
3.3.2 内部正规化环境——团队 | 第25-26页 |
3.3.3 共同的愿景——文化 | 第26-27页 |
3.3.4 变革型领导——领导力 | 第27-28页 |
3.3.5 灵活的组织结构——团队 | 第28-29页 |
3.3.6 支持性环境——文化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模型检验——因子分析 | 第32-37页 |
4.1 因子分析理论 | 第32-33页 |
4.1.1 模型建立 | 第32页 |
4.1.2 因子旋转 | 第32页 |
4.1.3 选用因子分析模型的原因 | 第32-33页 |
4.2 实例分析 | 第33-37页 |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3页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页 |
4.2.3 KMO样本测度和Bartkett球体检验 | 第33-35页 |
4.2.4 相关矩阵特征及因子正交旋转 | 第35-37页 |
5 评价方法——证据网络推理法 | 第37-52页 |
5.1 证据网络推理法的定义 | 第37-43页 |
5.1.1 证据理论及网络模型 | 第37-39页 |
5.1.2 条件信度参数模型下的证据网络推理 | 第39-42页 |
5.1.3 证据网络条件信度的乘积规则 | 第42页 |
5.1.4 选择证据网络推理法的原因 | 第42-43页 |
5.2 算例与实际分析 | 第43-52页 |
5.2.1 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5.2.2 数据预处理 | 第44-45页 |
5.2.3 可持续创新评价体系证据网络结构模型 | 第45-47页 |
5.2.4 算例的实现 | 第47-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创新点 | 第52-53页 |
6.3 不足和和局限性 | 第53-54页 |
附录A | 第54-55页 |
附录B | 第55-56页 |
附录C | 第56-57页 |
附录D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