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2 创意写作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1 创意写作在境外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创意写作在国内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 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理论的差异及优势 | 第12-13页 |
1.3.1 研究范畴不同 | 第12页 |
1.3.2 研究对象及培养目标不同 | 第12-13页 |
1.3.3 理论视野的开阔性不同 | 第13页 |
1.3.4 创意写作更加侧重于实践 | 第13页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创意写作理念下建构新型中学作文教学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25页 |
2.1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2.1.1 教师“教”的问题 | 第15-17页 |
2.1.2 学生“学”的问题 | 第17-18页 |
2.2 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8-19页 |
2.2.1 制度原因 | 第18页 |
2.2.2 教师原因 | 第18-19页 |
2.2.3 学生原因 | 第19页 |
2.3 创意写作与中学作文教学的结合度分析 | 第19-25页 |
2.3.1 创意写作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空间 | 第20-21页 |
2.3.2 创意写作理念下中学新作文教学体系建构的设想 | 第21页 |
2.3.3 建构中学作文教学新体系的现实意义 | 第21-25页 |
3 创意写作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宏观策略 | 第25-41页 |
3.1 突破作家障碍 | 第25-29页 |
3.1.1 树立创意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观念 | 第25-26页 |
3.1.2 培养作家气质 | 第26-27页 |
3.1.3 模仿——借鉴——创新 | 第27-28页 |
3.1.4 提倡由说到写的创作方式 | 第28-29页 |
3.2 激发创作潜能 | 第29-33页 |
3.2.1 鼓励自我发掘 | 第29-30页 |
3.2.2 以故事表达自我 | 第30-32页 |
3.2.3 确立自我腔调 | 第32-33页 |
3.3 过程写作法 | 第33-34页 |
3.4 培养创意思维 | 第34-37页 |
3.4.1 创意思维定义 | 第34-35页 |
3.4.2 创意思维模式介绍 | 第35-37页 |
3.5 培养创意阅读 | 第37-41页 |
3.5.1 批评式阅读 | 第37-38页 |
3.5.2 知识性阅读 | 第38-39页 |
3.5.3 从作家角度阅读 | 第39页 |
3.5.4 从人物角度阅读 | 第39-41页 |
4 创意写作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微观策略 | 第41-51页 |
4.1 创意表达 | 第41-43页 |
4.1.1 解放天性,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创意表达 | 第41-42页 |
4.1.2 融入创造性,让学生的表达富有新意 | 第42-43页 |
4.2 新颖独到的立意 | 第43-44页 |
4.2.1 正题反写法 | 第43页 |
4.2.2 实题虚写法 | 第43-44页 |
4.2.3 小题大写法 | 第44页 |
4.3 别出心裁的结构 | 第44-46页 |
4.3.1 谋篇布局方面 | 第44-45页 |
4.3.2 具体形式方面 | 第45-46页 |
4.4 丰富多样的文体 | 第46-51页 |
4.4.1 小说 | 第47页 |
4.4.2 寓言 | 第47-48页 |
4.4.3 文化散文 | 第48页 |
4.4.4 日记 | 第48-49页 |
4.4.5 书信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