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Ⅰ中的公民教育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公民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 第17-21页 |
一、公民概念的演变 | 第17-18页 |
二、公民教育内涵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三、公民教育的价值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 | 第21-23页 |
一、宏观:历史课程与公民教育 | 第21-22页 |
二、中观:历史课标与公民教育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必修I教材中的公民教育资源分析 | 第23-42页 |
第一节 必修一的特殊地位与基本框架 | 第23-24页 |
一、特殊地位 | 第23-24页 |
二、基本框架 | 第24页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内容的确定与分类统计 | 第24-29页 |
第三节 公民教育资源的内容与特点 | 第29-36页 |
一、民族与国家 | 第29-30页 |
二、民主与法治 | 第30-31页 |
三、道德与责任 | 第31-33页 |
四、人道与人权 | 第33-34页 |
五、和平与理解 | 第34页 |
六、世界意识与中国特色 | 第34-36页 |
第四节 必修I教材的不足与修改建议 | 第36-42页 |
第三章 必修I公民教育资源的运用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历史教学中进行公民教育的方法 | 第42-45页 |
一、渗透核心概念,加强公民知识的学习 | 第42-43页 |
二、启发独立思考,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 | 第43-44页 |
三、密切联系实际,提升公民技能的应用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教学案例研究 | 第45-53页 |
一、教学准备 | 第45-46页 |
二、教学设计 | 第46-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