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8×4汽车双前桥转向机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双前桥转向系统国内外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第9-10页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1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1页
        1.3.2 双前桥转向的特点及设计难点第11页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2-14页
2 转向系统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基本名词术语第14页
    2.2 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第14-16页
    2.3 转向系统的一般要求第16页
    2.4 双前桥转向汽车起重机底盘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2.5 转向系统的基本参数第17-22页
    2.6 转向车轮定位第22页
    2.7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转向系统的模型建立第24-34页
    3.1 转向梯形的分析计算第24-27页
        3.1.1 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第25-27页
    3.2 转向纵向操纵机构的数学模型第27-33页
        3.2.1 纵向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第28-29页
        3.2.2 后轴车轮内转角α2随前轴车轮内转角α1变化的变化关系第29-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4 转向系统的参数改进第34-45页
    4.1 改进设计简介第34页
    4.2 转向机构的改进模型第34-44页
        4.2.1 转向梯形机构的改进模型第35-37页
        4.2.2 转向梯形机构的改进的实际计算第37-41页
        4.2.3 纵向传动机构的改进设计第41-42页
        4.2.4 转向纵向机构的改进的实际计算第42-43页
        4.2.5 结论第43-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双前桥转向系统的ADAMS仿真第45-65页
    5.1 虚拟样机的概述第45页
    5.2 ADAMS简介第45-48页
        5.2.1 ADAMS软件模块第45-46页
        5.2.2 ADAMS软件模块的特点第46-47页
        5.2.3 ADAMS设计流程第47-48页
    5.3 ADAMS的实际应用第48-64页
        5.3.1 创建模型第48-51页
        5.3.2 测量模型和仿真第51-55页
        5.3.3 改进仿真第55-58页
        5.3.4 改进前后对比第58-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D554转向系统试验验证第65-70页
    6.1 试验目的第65页
    6.2 试验条件及测量方法第65页
    6.3 转向机构实际测量值第65页
    6.4 调整后的最小转弯直径第65-67页
    6.5 行驶通过性试验验证第67-69页
    6.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A 检验报告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5吨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架系统设计与分析
下一篇:130吨汽车起重机转台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