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二、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一)参与 | 第9-10页 |
(二)学生参与 | 第10-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有关学生参与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12-13页 |
(二)有关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3-15页 |
(三)促进学生参与的策略研究 | 第15-16页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16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本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分析 | 第19-32页 |
一、学生听课 | 第19-21页 |
二、学生课堂提问 | 第21-23页 |
三、学生回答问题 | 第23-26页 |
四、学生作笔记 | 第26-27页 |
五、学生分组活动 | 第27-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32-40页 |
一、学生参与时间少 | 第32-33页 |
二、学生参与存在消极情感体验 | 第33-35页 |
三、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 | 第35-36页 |
四、学生被动参与,效果欠佳 | 第36-40页 |
第三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教师的“满堂言”抑制学生参与的时间 | 第40页 |
二、教学活动未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需要致使学生缺乏参与的动机 | 第40-41页 |
三、课堂组织管理混乱致使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 | 第41-42页 |
四、师生关系的局限致使学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 | 第42页 |
五、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致使学生参与效果欠佳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促进策略 | 第44-51页 |
一、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 | 第44页 |
二、留给学生参与的时间 | 第44-46页 |
(一)科学安排时间,给学生课堂提问留有充分的时间 | 第45页 |
(二)适当延长侯答时间 | 第45-46页 |
三、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全面满足学生的需要 | 第46-47页 |
(一)满足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需要 | 第46页 |
(二)满足学生心理安全的需要 | 第46-47页 |
四、促进学生参与机会均等——加强小组讨论的课堂管理 | 第47-49页 |
(一)科学的划分小组 | 第47-48页 |
(二)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 第48页 |
(三)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 第48-49页 |
(四)建立小组讨论的奖励制度 | 第49页 |
五、丰富学生参与的途径 | 第49-51页 |
(一)游戏融入,在活动中学习 | 第49-50页 |
(二)歌曲渗透,在演唱中学习 | 第50页 |
(三)歌谣展现,在说唱中学习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