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剪接位点与相关疾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真核基因剪接和癌症基因生物学基础 | 第15-22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真核基因剪接生物学基础 | 第15-20页 |
2.2.1 生物中心法则 | 第15-16页 |
2.2.2 基因剪接的表达控制与剪接机制 | 第16-18页 |
2.2.3 癌症相关基因简介 | 第18-20页 |
2.3 相关数据库介绍 | 第20-21页 |
2.3.1 基因剪接数据库 | 第20页 |
2.3.2 遗传疾病与癌症相关数据库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序列模式挖掘方法的遗传疾病剪接位点致病突变研究 | 第22-36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序列模式挖掘模型 | 第22-28页 |
3.3 真假剪接位点数据提取与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3.1 真假剪接位点数据提取 | 第28-29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3.4 剪接位点区域致病突变预测 | 第32-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利用遗传疾病致病突变识别癌症原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 | 第36-53页 |
4.1 引言 | 第36-38页 |
4.2 数据提取和方法 | 第38-39页 |
4.2.1 数据提取 | 第38页 |
4.2.2 方法 | 第38-39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4.3.1 遗传疾病致病突变与肿瘤体细胞突变重叠突变识别 | 第39-42页 |
4.3.2 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识别 | 第42-46页 |
4.3.3 潜在的原癌基因识别 | 第46-49页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