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民生意识培养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3页
        (一)民生第11页
        (二)民生意识第11-12页
        (三)民生教育第12-13页
    二、选题的来源第13-15页
        (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3-14页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第14页
        (三)历史教育的使命第14-15页
        (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的需要第15页
    三、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一)民生问题的研究第15-16页
        (二)历史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研究第16-17页
        (三)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研究第17-18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1页
        (一)主要内容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及其中学教育功能第21-29页
    一、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第21-24页
        (一)上古时期主要民生思想第21页
        (二)先秦、秦汉时期主要民生思想第21-23页
        (三)隋唐、明清时期主要民生观第23页
        (四)近代主要民生思想的发展第23-24页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意义第24-29页
        (一)有利于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能第24-25页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25页
        (三)有助于开展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第25-26页
        (四)有助于推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第26-27页
        (五)为其他学科培养学生民生意识提供借鉴第27-29页
第二章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民生问题的史实概述与整理第29-37页
    一、教科书中有关中国民生问题的史实概述与整理第29-34页
        (一)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古代民生问题的史实概述与整理第29-31页
        (二)教科书中有关中国近代民生问题的史实概述与整理第31-33页
        (三)教科书中有关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建设史实概述与整理第33-34页
    二、教科书中有关国外民生问题的史实概述与整理第34-37页
第三章 高中生民生意识培养现状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第37-47页
    一、调查问卷的内容第37页
        (一)调查问卷目的第37页
        (二)调查问卷对象与主要内容第37页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结果第37-41页
        (一)高中生对教科书民生知识的认识情况调查结果第38-39页
        (二)高中生对现实生活中民生问题了解情况调查结果第39-40页
        (三)高中生对历史教师渗透民生教育情况评价的调查结果第40-41页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现状原因分析第41-47页
        (一)高中生健全的人格尚未形成第41-42页
        (二)历史教师方面的原因第42-43页
        (三)历史教学中缺乏培养民生意识的优良社会环境第43-44页
        (四)应试教育的影响第44-47页
第四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民生意识培养策略与建议第47-67页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民生教育的策略第47-56页
        (一)精心备课,引入民生理念第47-49页
        (二)课堂讲授,渲染民生意识第49-51页
        (三)课堂讨论,升华民生体验第51-52页
        (四)联系书本,关注民生热点第52-53页
        (五)精选习题,巩固民生知识第53-56页
    二、课外活动中渗透民生教育的策略第56-60页
        (一)开展社会调查,增强学生民生情感体验第57-59页
        (二)布置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第59-60页
    三、构建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教学评价体系第60-61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第60页
        (二)评价尺度弹性化第60-61页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第61页
    四、高中历史教学渗透民生教育的反思与建议第61-67页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进一步提高第61-64页
        (二)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教育理论第64-65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第65-67页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1第73-75页
附录2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科书中的日本国家形象--以华师版2007年版初中、人民版2009年版髙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下一篇:基于粒关联规则的冷启动推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