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教科书中的日本国家形象--以华师版2007年版初中、人民版2009年版髙中历史教科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背景第11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9页
        (一)选题目的第11-14页
        (二)选题意义第14-15页
        (三)研究现状第15-19页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9-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创新点第19-21页
第一章 “国家形象”及其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建构性使用第21-28页
    第一节 “国家形象”其概念第21-22页
    第二节 日本史及其“国家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分布与梳理 ——以华师版初中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第22-28页
        一、几个西方大国历史内容在教科书中的大致比例第23-24页
        二、日本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分布第24-25页
        三、日本史内容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分布第25-27页
        四、教科书中日本史内容勾勒出的“日本”第27-28页
第二章 “虚心善学”“取长补短”的正面形象第28-32页
    第一节 敏锐洞察,吸收先进文化第28-29页
    第二节 以隋唐为师第29-30页
    第三节 学习明清中国文化第30-32页
第三章 “断尾改革”“创新致强”形象在教科书中的表述第32-43页
    第一节 大化改新第32-33页
    第二节 “明治维新”——教科书中的日本崛起第33-38页
        一、敏于取舍、进步致强第34-36页
        二、新制强兵、富裕文明第36-38页
    第三节 二战后日本改革体现的国家形象第38-43页
        一、忍辱求存、接受改造第39-40页
        二、民主改革、产业腾飞第40-41页
        三、教育为本、科技革新第41-43页
第四章 “殖民扩张”“野蛮侵略”的国家形象第43-48页
    第一节 甲午战争第43-44页
    第二节 日俄战争第44-45页
    第三节 全面侵华、野蛮残忍第45-46页
    第四节 偷袭友国、背信弃义第46-48页
第五章 教科书中“否认史实”“推卸战责”的负面形象第48-52页
    第一节 推卸战争责任第48页
    第二节 “教科书”与“靖国神社”问题第48-50页
        一、“教科书”问题第48-49页
        二、“靖国神社”问题第49-50页
    第三节 “慰安妇”问题第50-52页
第六章 “日本国家形象”与“日本史”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第52-60页
    第一节 淡化轻“古”重“今”第52-53页
    第二节 加大日本历史人物、历史奥秘与文化遗产的撰写篇幅第53-55页
        一、对《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日本史编写的建议第53-54页
        二、对《历史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中日本史编写的意见第54页
        三、对《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日本史编写的提议第54-55页
    第三节 及时引入最新史学研究成果第55-56页
    第四节 加强各国历史教育交流第56-57页
    第五节 准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把握讲述分寸第57-60页
        一、准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第57-58页
        二、理性教学、把握讲述分寸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阳詹诗文美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民生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