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前言 | 第8-11页 |
1.1 我国红茶生产现状 | 第8页 |
1.2 我国夏秋茶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8页 |
1.3 红茶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3.1 萎凋工艺技术研究 | 第8-9页 |
1.3.2 揉捻工艺技术研究 | 第9-10页 |
1.3.3 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 第10页 |
1.3.4 干燥工艺技术研究 | 第10-11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1页 |
2.2 试剂与设备 | 第11-12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11-12页 |
2.2.2 主要设备 | 第12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2-15页 |
2.3.1 光照试验 | 第12页 |
2.3.2 发酵试验 | 第12-13页 |
2.3.3 闷堆试验 | 第13-14页 |
2.3.4 提香试验 | 第14-15页 |
2.3.5 后熟工艺研究试验 | 第15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2.4.1 感官品质分析 | 第15-16页 |
2.4.2 常规理化品质分析 | 第16页 |
2.4.3 儿茶素组分分析 | 第16-17页 |
2.4.4 香气品质分析 | 第17页 |
2.4.5 抗氧化性分析 | 第17-18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52页 |
3.1 不同光照萎凋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18-31页 |
3.1.1 红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18-20页 |
3.1.2 黄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20-22页 |
3.1.3 紫外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22-24页 |
3.1.4 红外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3.1.5 白光萎凋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6 不同光照萎凋效果的比较 | 第28-31页 |
3.2 不同发酵方式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1 不同发酵方式对夏秋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31页 |
3.2.2 不同发酵方式对夏秋红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闷堆处理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2-38页 |
3.3.1 闷堆温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2 闷堆时间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3 闷堆叶含水量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提香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1 提香温度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提香时间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后熟处理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41-48页 |
3.5.1 后熟时间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41-43页 |
3.5.2 后熟温度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3 闷堆对后熟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4 后熟存放条件对夏秋红茶品质的影响 | 第46-48页 |
3.6 后熟处理对夏秋红茶中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1 后熟时间对夏秋红茶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第48-49页 |
3.6.2 后熟温度对夏秋红茶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第49页 |
3.6.3 不同闷堆时间后熟对夏秋红茶儿茶素则分的影响 | 第49页 |
3.6.4 不同后熟条件对夏秋红茶儿茶素组分的影响 | 第49页 |
3.7 后熟处理对夏秋红茶香气的影响 | 第49-51页 |
3.7.1 不同后熟时间对夏秋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50页 |
3.7.2 不同后熟温度对夏秋红茶香气成份的影响 | 第50页 |
3.7.3 不同闷堆时间后熟对夏秋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50-51页 |
3.7.4 不同后熟条件对夏秋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 第51页 |
3.8 后熟处理对夏秋红茶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3.8.1 不同后熟时间对夏秋红茶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8.2 不同后熟温度对夏秋红茶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8.3 不同闷堆时间后熟对夏秋红茶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2页 |
3.8.4 不同后熟条件对夏秋红茶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2页 |
4. 讨论 | 第52-56页 |
4.1 不同光质萎凋研究 | 第52-53页 |
4.2 不同发酵方式研究 | 第53-54页 |
4.3 不同闷堆工艺研究 | 第54-55页 |
4.4 不同后熟工艺研究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表 | 第6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