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的理论认识 | 第9-10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的研究不足 | 第10-12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2-14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研究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和目的 | 第14页 |
·对象范围 | 第14页 |
·方法目的 | 第14页 |
·论文的材料来源及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材料来源 | 第14页 |
·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汉语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的来源 | 第16-31页 |
·连动、兼语合成词产生的理论根据及途径 | 第16-19页 |
·连动、兼语合成词产生的理论根据 | 第16-18页 |
·连动、兼语词的形成途径 | 第18-19页 |
·连动式复合词的产生机制 | 第19-25页 |
·源于连动式句子的连动式复合词 | 第21-22页 |
·源于连动短语的连动式复合词 | 第22-25页 |
·兼语式复合词的产生机制 | 第25-31页 |
·源于兼语句式的兼语式复合词 | 第26-28页 |
·源于兼语短语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汉语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的特点 | 第31-48页 |
·合成词的词法结构与语义关系 | 第31-35页 |
·合成词的词法结构 | 第31-33页 |
·合成词的语义关系 | 第33-34页 |
·合成词的结构与语义的对应关系 | 第34-35页 |
·连动式复合词的特点 | 第35-42页 |
·连动式复合词与联合式复合词的区别 | 第35-37页 |
·连动式复合词与补充式复合词的比较 | 第37-40页 |
·连动式复合词与兼语式复合词比较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兼语词的特点 | 第42-48页 |
·兼语式复合词与联合(V_1+V_2)式复合词的比较 | 第42-44页 |
·兼语式复合词与补充(V_1+V_2)式复合词的比较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汉语连动式兼语式复合词的分类 | 第48-54页 |
·连动式复合词的分类 | 第48-50页 |
·承接性连动式复合词 | 第48-49页 |
·动作与目的性连动式复合词 | 第49页 |
·方式与动作性连动式复合词 | 第49-50页 |
·互补性连动式复合词 | 第50页 |
·兼语词的分类 | 第50-54页 |
·N_1与V_2 不存在施受关系 | 第51-52页 |
·N_1与V_2 是施事关系 | 第52-53页 |
·N_1与V_2 是受事关系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连动式复合词 | 第57-68页 |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兼语式复合词 | 第68-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