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本选题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1 激励理论 | 第15-17页 |
2.1.1 概述 | 第15-16页 |
2.1.2 激励因素的理论研究 | 第16页 |
2.1.3 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16-17页 |
2.2 知识型员工 | 第17-18页 |
2.2.1 知识型员工概念 | 第17页 |
2.2.2 知识型员工特点 | 第17-18页 |
第3章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现况分析 | 第18-32页 |
3.1 S公司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18-19页 |
3.1.2 组织架构 | 第19-20页 |
3.1.3 近三年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 第20页 |
3.2 S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第20-25页 |
3.2.1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 第20-21页 |
3.2.2 2014年员工变动情况 | 第21-25页 |
3.3 S公司知识型员工的界定 | 第25-27页 |
3.3.1 S公司知识型员工识别和界定方法 | 第25-26页 |
3.3.2 S公司知识型员工分布与构成 | 第26-27页 |
3.4 S公司员工激励现状 | 第27-29页 |
3.4.1 薪酬福利制度现状 | 第27-29页 |
3.4.2 S公司激励机制现状 | 第29页 |
3.5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3.5.1 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5.2 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3.5.3 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 | 第30-31页 |
3.5.4 非物质激励手段应用较少 | 第31-32页 |
第4章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改进方案设计 | 第32-43页 |
4.1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需求调查 | 第32-39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结构 | 第32页 |
4.1.2 调查样本情况 | 第32-33页 |
4.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4.2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4.2.1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 | 第39-40页 |
4.2.2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模型 | 第40-41页 |
4.3 S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改进思路 | 第41-43页 |
4.3.1 搭建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平台 | 第41页 |
4.3.2 适当推行项目负责制或岗位轮换制 | 第41-42页 |
4.3.3 加大薪酬评价指标中知识技能因素的分配权重 | 第42页 |
4.3.4 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员工奖励机制 | 第42页 |
4.3.5 完善非物质激励方式 | 第42-43页 |
第5章 非物质激励策略在S公司行政部的应用实践 | 第43-49页 |
5.1 行政部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5.1.1 部门职责 | 第43页 |
5.1.2 部门岗位设置及配置情况 | 第43-44页 |
5.2 非物质激励策略的应用 | 第44-46页 |
5.2.1 建立部门二级绩效考核办法 | 第44-45页 |
5.2.2 实施建设学习型共同成长团队活动 | 第45-46页 |
5.3 取得成果 | 第46-49页 |
5.3.1 培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文化 | 第46页 |
5.3.2 团队学习内容丰富,成员综合素质提高明显 | 第46页 |
5.3.3 成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第46-47页 |
5.3.4 成员职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 第47页 |
5.3.5 创建学习型共同成长活动成绩斐然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9-52页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第49-50页 |
6.2 存在问题及不足 | 第5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75页 |
附录 1: 员工工作动机与激励研究调查问卷 | 第54-56页 |
附录 2: S公司行政部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 | 第56-58页 |
附录 3: 行政部《2014年建设学习型共同成长团队活动策划书》 | 第58-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