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与英语相对应形式的文化义的对比研究--以“上、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4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3页
    1.3 理论基础、研究范围与方法第13-14页
2.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以及英语中相对应形式的 文化义分析第14-23页
    2.1 汉英语中词汇文化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2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以及英语中相对应形式文化义的对比分析第15-21页
    2.3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以及英语中相对应形式的文化义产生的方式第21-23页
3.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构成的词汇与英语中相对应 形式文化蕴含的对比分析第23-32页
    3.1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构成的词汇与英语中相对应形式的文化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第23-27页
    3.2 汉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构成的词汇与英语中相对应形式的文化意义产生差异的原因第27-32页
4. 学生在汉语方位构词语素文化义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第32-38页
    4.1 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有关方位构词语素文化义的偏误现象第32-34页
    4.2 学生在汉语方位构词语素文化义习得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第34-38页
5. 对于汉语方位构词语素教学方法的建议第38-44页
    5.1 将方位文化融入课文内容中去第38-39页
    5.2 传统教学与新型课堂教学相结合第39-40页
    5.3 多样化、活动化的教学方法第40-41页
    5.4 新型开放式教学第41-43页
    5.5 关于汉语中方位构词语素“上、下”文化义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第43-44页
6.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基二硫醚在番茄上的残留动态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
下一篇:氟啶胺在人参上的残留动态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