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2.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4-20页
    2.1 走班制第14-15页
        2.1.1 走班制的定义第14页
        2.1.2 走班制的类型与特点第14-15页
    2.2 中学化学实验第15-20页
        2.2.1 中学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第15-17页
        2.2.2 中学化学实验的特点第17-18页
        2.2.3 实验室建设的特点第18-19页
        2.2.4 影响“教学目标”制定的因素第19-20页
第3章 分层教学与走班制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3.1 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第20页
    3.2 国外对分层教学的研究状况第20-21页
    3.3 国内对分层教学的研究状况第21-22页
第4章 新走班制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影响第22-25页
    4.1 对学生分层的影响第22页
    4.2 对准备工作的影响第22-23页
    4.3 对实验内容的影响第23页
    4.4 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影响第23页
    4.5 对教师的影响第23-25页
第5章 现阶段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5-33页
    5.1 问卷的编制第25页
        5.1.1 问卷调查的目的、维度、题目的确定第25页
        5.1.2 问卷调查的实施第25页
    5.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5.2.1 实验室建设第25-26页
        5.2.2 实验开展情况第26页
        5.2.3 实验的评价第26-28页
    5.3 教师访谈第28-33页
        5.3.1 访谈的实施第28页
        5.3.2 访谈实录第28-31页
        5.3.3 访谈结果与分析第31-33页
第6章 新走班制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挑战与对策第33-36页
    6.1 思想观念的改变第33页
    6.2 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第33-34页
    6.3 教师能力、素质的挑战第34-36页
第7章 中学化学实验的设计第36-40页
    7.1 中学化学实验设计原则第36-38页
        7.1.1 目的性原则第36页
        7.1.2 科学性原则第36-37页
        7.1.3 可行性原则第37页
        7.1.4 安全性原则第37-38页
        7.1.5 简约性原则第38页
        7.1.6 直观性原则第38页
        7.1.7 绿色化原则第38页
    7.2 设计思路与步骤第38-40页
第8章 新走班制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融合及案例第40-46页
    8.1 融合的策略第40页
    8.2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设计案例第40-45页
    8.3 实施与评价第45-46页
        8.3.1 实施第45页
        8.3.2 评价第45-46页
第9章 结论与反思第46-47页
    9.1 结论第46页
    9.2 反思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2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49-51页
    附录二:访谈提纲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土体构型红壤水分入渗特征及适用预报模型研究
下一篇:油茶不同砧穗组合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