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遗传性疾病论文--染色体病论文

1.中国汉族散发型神经纤维瘤病4例临床及致病基因分析 2.中国汉族1个遗传性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家系临床分析及遗传学诊断研究

第一部分第5-36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7-8页
    引言第8-11页
    实验材料第11-14页
        一、研究对象第11页
        二、主要材料、试剂及配制第11-14页
            (一) 主要试剂第11页
            (二) 主要材料第11页
            (三)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第11-12页
            (四) 主要仪器设备第12页
            (五) 主要软件和网站网址第12-14页
    实验方法第14-23页
        一、样本采集第14页
        二、DNA的提取第14-15页
        三、PCR扩增、凝胶电泳及Sanger测序第15-23页
            3.1 PCR引物设计第15-21页
            3.2 PCR反应体系第21页
            3.3 PCR反应流程第21页
            3.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第21页
            3.5 PCR产物直接测序第21页
            3.6 测序结果比对第21-23页
    实验结果第23-31页
        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诊断标准第23-24页
        一、患者1结果第24-25页
            1.1 患者1临床表现第24页
            1.2 患者1基因检测结果第24-25页
        二、患者2结果第25-27页
            2.1 患者2临床表现第25-26页
            2.2 患者2基因检测结果第26-27页
        三、患者3结果第27-28页
            3.1 患者3临床表现第27-28页
            3.2 患者3的基因检测结果第28页
        四、患者4结果第28-31页
            4.1 患者4的临床表现第28-29页
            4.2 患者4的基因检测结果第29-31页
    讨论第31-34页
        一、临床表现第31-32页
        二、分子遗传学第32-33页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第二部分第36-60页
    中文摘要第36-37页
    Abstract第37-3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38-39页
    引言第39-42页
    实验材料第42-45页
        一、研究对象第42页
        二、主要材料、试剂及配制第42-45页
            (一) 主要试剂第42页
            (二) 主要材料第42页
            (三)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第42-43页
            (四) 主要仪器设备第43页
            (五) 主要软件和网站网址第43-45页
    实验方法第45-53页
        一、样本采集第45页
        二、DNA的提取第45-46页
        三、PCR扩增、凝胶电泳及Sanger测序第46-53页
            3.1 PCR引物设计第46-51页
            3.2 PCR反应体系第51页
            3.3 PCR反应流程第51页
            3.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第51-52页
            3.5 PCR产物直接测序第52页
            3.6 测序结果比对第52-53页
    实验结果第53-56页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综述 神经纤维瘤病的诊疗进展第60-70页
    1. 1型神经纤维瘤病第60-62页
        1.1 简介第60页
        1.2 诊断标准第60-61页
        1.3 发病机制第61-62页
        1.4 基因学研究进展第62页
    2. 2型神经纤维瘤病第62-65页
        2.1 简介第62-63页
        2.2 诊断标准第63页
        2.3 发病机制第63-64页
        2.4 基因学研究进展第64-65页
    3. 施万细胞瘤病第65-67页
        3.1 简介第65页
        3.2 诊断标准第65-66页
        3.3 发病机制第66页
        3.4 基因学研究进展第66-67页
    总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对雏鸡肠道AvBD6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化学限定性培养基添加卵泡抑素对猪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