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

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对雏鸡肠道AvBD6表达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0-13页
文献综述第13-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引言第21-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32页
    1.1 材料第22-24页
        1.1.1 实验动物和菌株第22页
        1.1.2 主要试剂第22页
        1.1.3 常规试验用品及耗材第22-23页
        1.1.4 仪器设备第23页
        1.1.5 试剂和缓冲液配制第23-24页
    1.2 实验方法第24-32页
        1.2.1 APEC 和 APEC PhoP/Q 缺失株接种菌液的制备及其感染模型的建立第24页
        1.2.2 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小肠的病理变化观察第24-26页
        1.2.3 RT-PCR第26-30页
        1.2.4 IHC试验第30-31页
        1.2.5 组织切片图片分析第31页
        1.2.6 数据处理第3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2.1 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肠道的病理变化第32-33页
    2.2 FQ-PCR检测结果第33-37页
        2.2.1 组织总RNA提取第33页
        2.2.2 十二指肠内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3-34页
        2.2.3 空肠内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4页
        2.2.4 回肠内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4-35页
        2.2.5 空白对照组各肠段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5-36页
        2.2.6 APEC攻毒组各肠段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6页
        2.2.7 APEC PhoP/Q缺失株攻毒组各肠段AvBD6 mRNA的转录水平第36-37页
    2.3 IHC试验第37-43页
        2.3.1 免疫组化最佳反应条件第37-38页
        2.3.2 AvBD6蛋白在鸡肠道中的定位结果第38页
        2.3.3 AvBD6蛋白在鸡肠道中的定量结果第38-43页
3 讨论第43-45页
    3.1 APEC及其PhoP/Q对雏鸡小肠AvBD6 mRNA表达的影响第43-44页
    3.2 IHC检测AvBD6蛋白定位与定量分析第44-45页
4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介第52页
在读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第52-53页
附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型肉毒毒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继发雷诺现象的疗效及皮肤镜评估
下一篇:1.中国汉族散发型神经纤维瘤病4例临床及致病基因分析 2.中国汉族1个遗传性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家系临床分析及遗传学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