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一化学形成性习题编制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0-15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1.1.1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10页
        1.1.2 化学教学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0页
    1.2 研究的现状及反思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4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的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15页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5页
        2.1.1 习题的概念第15页
        2.1.2 形成性习题的概念第15页
    2.2 习题的分类第15-16页
    2.3 基础理论概述第16-19页
        2.3.1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6页
        2.3.2 认知负荷理论第16-17页
        2.3.3 多元智力理论第17-18页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19页
3 实际调查情况及分析第19-24页
    3.1 本校的整体情况第19页
    3.2 本校的教师组成及学生情况第19页
        3.2.1 化学教研组教师组成第19页
        3.2.2 本校学生情况第19页
    3.3 本校习题使用状况第19-21页
        3.3.1 教材习题配置情况第19-20页
        3.3.2 辅导书习题配置情况第20页
        3.3.3 习题质量的情况第20-21页
    3.4 习题完成的现状及分析第21-24页
4 形成性习题编制的策略第24-33页
    4.1 形成性习题的功能第24-25页
        4.1.1 诊断学习困难第24页
        4.1.2 激励主动学习第24页
        4.1.3 丰富知识储备第24-25页
        4.1.4 促进知识转化第25页
    4.2 形成性习题编制的原则第25-26页
        4.2.1 指向性原则第25页
        4.2.2 情境性原则第25-26页
        4.2.3 层次性原则第26页
        4.2.4 多样性原则第26页
    4.3 形成性习题的编制的基本步骤第26-27页
    4.4 形成性习题编制的策略第27-33页
        4.4.1 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保证编制的习题不偏离方向第27页
        4.4.2 以情境素材为切入点,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第27页
        4.4.3 以学生个性差异为生长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第27-28页
        4.4.4 以学生能按时完成为落脚点,把握习题的难度和数量第28页
        4.4.5 以新题型的开发为闪光点,开拓学生的视野第28-30页
        4.4.6 以学生自编题为补充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30-32页
        4.4.7 以教师团队力量为动力源,提高习题的质量和效率第32-33页
5 形成性习题编制的教学实践第33-52页
    5.1 研究目的第33页
    5.2 研究对象第33-34页
        5.2.1 实验对象第33页
        5.2.2 样本大小第33页
        5.2.3 研究对象选择的合理性第33-34页
    5.3 研究内容第34页
    5.4 研究假设第34页
    5.5 变量控制第34页
    5.6 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第34-35页
    5.7 研究过程第35页
    5.8 形成性习题的案例及分析第35-40页
        5.8.1 案例一第35-37页
        5.8.2 案例二第37-38页
        5.8.3 案例三第38-40页
    5.9 高一化学形成性习题的实践成果与反思第40-52页
        5.9.1 化学学习兴趣、态度的分析第40-44页
        5.9.2 学生的化学成绩分析第44-47页
        5.9.3 学生、教师访谈与分析第47-52页
6 结论和建议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页
    6.2 建议第52页
        6.2 1 对教师的建议第52页
        6.2.2 对学生自编习题的建议第52页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2-54页
注释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67页
    附录1第57-59页
    附录2第59-60页
    附录3第60-61页
    附录4第61-62页
    附录5第62-66页
    附录6 学生自编习题(节选)第66-67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关联理论的高中现代文文本解读研究
下一篇:图像学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