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同一性六维度模型验证及相关研究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前言第10-30页
    1.1 自我同一性理论第10-16页
        1.1.1 同一性状态理论第10-11页
        1.1.2 同一性五维度理论第11-14页
        1.1.3 同一性六维度理论第14-16页
    1.2 完美主义理论第16-20页
        1.2.1 完美主义单维度理论第16-17页
        1.2.2 完美主义多维度理论第17-18页
        1.2.3 完美主义二维度理论第18-20页
    1.3 应对方式理论第20-25页
        1.3.1 应对第20-21页
        1.3.2 应对方式第21-23页
        1.3.3 应对方式测量第23-25页
    1.4 研究问题第25-30页
        1.4.1 验证自我同一性六维度模型第25-26页
        1.4.2 自我同一性对完美主义、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基于同一性六维度模型分析第26-28页
        1.4.3 研究意义第28-30页
2 研究一: 验证自我同一性六维度模型第30-43页
    2.1 研究目的第30页
    2.2 研究方法第30-32页
        2.2.1 研究工具第30-32页
        2.2.2 研究过程第32页
    2.3 研究结果第32-42页
        2.3.1 自我同一性六维度划分检验第32-37页
        2.3.2 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检验第37-39页
        2.3.3 自我同一性六维度特征检验第39-42页
    2.4 研究小结第42-43页
3 研究二: 自我同一性对完美主义、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基于同一性六维度模型的分析第43-53页
    3.1 研究目的第43页
    3.2 研究方法第43-45页
        3.2.1 研究工具第43-44页
        3.2.2 研究过程第44-45页
    3.3 研究结果第45-52页
        3.3.1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发展情况第45-47页
        3.3.2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7-48页
        3.3.3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回归预测第48-50页
        3.3.4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第50-52页
    3.4 研究小结第52-53页
4 讨论第53-60页
    4.1 自我同一性六维度划分的合理性第53-54页
    4.2 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共性与差异第54-55页
    4.3 自我同一性六维度特征的匹配性第55-56页
    4.4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第56-57页
    4.5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回归预测第57-58页
    4.6 自我同一性、完美主义、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第58-59页
    4.7 局限与展望第59-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第68-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和成人采用认知重评减弱内疚情绪的差异
下一篇:IRT框架下的三种项目功能差异分析模型及其比较--基于外显分组和潜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