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第一章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散文概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当代散文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一、散文及现当代散文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当代散文的概念 | 第19页 |
第二节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现当代散文的选文特点 | 第19-21页 |
一、选文的数量特点 | 第19页 |
二、选文的内容特点 | 第19-20页 |
三、选文的分类特点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苏教版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的教学价值 | 第21-24页 |
一、以教材为情感载体,获得全新的人生体验 | 第21-22页 |
二、以阅读为学习方式,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 | 第22-23页 |
三、以教学为读写通道,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 | 第23-24页 |
第四节 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4-25页 |
一、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符合认知心理学 | 第24页 |
二、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符合迁移理论 | 第24-25页 |
三、散文读写结合符合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只注重文章的整体性,不注重文段的具体分析 | 第26-27页 |
二、一味强调学生的“写”,不注重学生的“读”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对学生缺乏了解,对阅读教学资源挖掘不够 | 第28-29页 |
二、忽视学生的思维和日常积累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中现当代散文以读促写有效教学策略 | 第31-46页 |
第一节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 第31-35页 |
一、思想上的引领 | 第31-32页 |
二、行为上的表率 | 第32页 |
三、方法上的指导 | 第32-35页 |
第二节 重视教材内散文教学,搭建提升审美情趣的平台 | 第35-38页 |
一、散文赏析突破点:文本细读 | 第35-38页 |
二、语和文并重 | 第38页 |
第三节 利用多样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 第38-45页 |
一、设置微型写作课程,转化教材 | 第38-42页 |
二、采用多种训练方式:读后感、仿写法、续写法、扩写法 | 第42-44页 |
三、运用高效能评价方式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实施以读促写策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第46-48页 |
第一节 尊重个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46页 |
第二节 尊重个体,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 第46-47页 |
第三节 遵循规律,注重教学的系统性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