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体评述 | 第15-16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 ·辅导员 | 第16页 |
| ·辅导员专业化 | 第16-17页 |
| ·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 | 第17-18页 |
| ·民办高职院校 | 第18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2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 | 第20-24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缘起与新要求 | 第20-21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缘起 | 第20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新要求 | 第20-21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 | 第21-24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目标 | 第21-22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标准 | 第22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特色 | 第22-24页 |
| 3 重庆市6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44页 |
| ·调查设计 | 第24-25页 |
| ·调查样本 | 第24页 |
|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第24-25页 |
| ·重庆市6所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基本情况 | 第25-35页 |
| ·辅导员专业化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第25-31页 |
| ·辅导员专业化业务水平调查分析 | 第31-34页 |
| ·辅导员专业化待遇考核调查分析 | 第34-35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初见成效 | 第35-37页 |
| ·职业知识不断丰富 | 第35-36页 |
| ·职业能力不断提高 | 第36页 |
| ·职业素质基本具备 | 第36页 |
| ·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 第36-37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0页 |
| ·专业构成复杂专业化难度大 | 第37-38页 |
| ·思想认知层次不一亟需整合 | 第38-39页 |
| ·业务水平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39-40页 |
| ·个人发展途径狭窄方向不明 | 第40页 |
| ·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 ·办学体制影响辅导员专业化定位 | 第40-41页 |
| ·办学目标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规划 | 第41-42页 |
| ·人事管理影响辅导员专业化规范 | 第42-43页 |
| ·学工管理影响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 第43-44页 |
| 4 推进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对策研究 | 第44-51页 |
| ·树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理念 | 第44-45页 |
| ·建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全新概念 | 第44页 |
| ·明确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主体与对象 | 第44-45页 |
| ·提升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自身专业化水平 | 第45-46页 |
| ·正确定位专业化目标 | 第45页 |
|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45页 |
| ·注重职业素质的内外化 | 第45-46页 |
| ·构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体系 | 第46-47页 |
| ·辅导员专业知识以“质量型”配备为目标 | 第46页 |
| ·辅导员职业素养以“菜单式”培训为形式 | 第46页 |
| ·辅导员专业能力以“梯队性”建设为导向 | 第46-47页 |
| ·辅导员专业化以“交流合作”为培训平台 | 第47页 |
| ·优化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管理 | 第47-49页 |
| ·统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部署 | 第47-48页 |
|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管理模式 | 第48页 |
| ·注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时效性与应用性 | 第48-49页 |
|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考核与评估 | 第49-51页 |
|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 | 第49页 |
| ·完善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 5 结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A | 第56-57页 |
| 附录B | 第57-59页 |
| 附录C | 第59-62页 |
| 附录D | 第62-66页 |
| 附录E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