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苏教版必修1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化学教学现状 | 第11-12页 |
·高中化学运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PBL教学模式的概述 | 第14-21页 |
·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14页 |
·PBL教学模式流程 | 第14-15页 |
·教师角色的定位 | 第15-17页 |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角色 | 第15-16页 |
·PBL模式下教师的角色 | 第16-17页 |
·PBL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页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9-20页 |
·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21-38页 |
·金属钠的教学设计 | 第21-33页 |
·教材分析 | 第21页 |
·学情分析 | 第21-22页 |
·教学目标 | 第22-23页 |
·教学过程 | 第23-33页 |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复习课 | 第33-38页 |
·教学目标 | 第33页 |
·教学过程 | 第33-38页 |
第4章 实施结果分析 | 第38-53页 |
·实验对象的选择 | 第38页 |
·PBL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第38-40页 |
·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 | 第40-42页 |
·对教师的访谈 | 第40-41页 |
·对学生的访谈 | 第41-42页 |
·实施效果分析 | 第42-53页 |
·学生自我评价 | 第43-45页 |
·学生同伴评价 | 第45-48页 |
·教师评价 | 第48-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发现的问题 | 第53-54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1 | 第58-59页 |
附录 2 | 第59-65页 |
附录 3 | 第65-71页 |
附录 4 | 第71-77页 |
附录 5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