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0-12页 |
|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技术发展 | 第10页 |
| ·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研究 | 第13-21页 |
| ·地铁车辆评价指标概述 | 第13-18页 |
|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 | 第13-15页 |
| ·车辆运行稳定性(安全性)评价指标 | 第15-17页 |
| ·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 | 第17-18页 |
| ·单轨车辆与地铁车辆走行机理差异分析 | 第18-20页 |
| ·单轨车辆走行机理分析 | 第18-19页 |
| ·地铁车辆走行机理分析 | 第19页 |
| ·走行机理差异分析 | 第19-20页 |
| ·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单轨车辆的适用性研究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研究 | 第21-49页 |
| ·轮轨动作用力 | 第21-31页 |
| ·单轨轨道梁及道岔简介 | 第21-22页 |
| ·轮轨垂向力F_(zmax) | 第22-27页 |
| ·轮轨横向力F_y | 第27-30页 |
| ·轮轨动作用力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 ·车钩力F_(Gi) | 第31-37页 |
| ·单轨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简介 | 第31-32页 |
| ·列车纵向振动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32-34页 |
| ·车钩力计算解析法 | 第34-37页 |
| ·车钩力评价指标 | 第37页 |
| ·防止车辆脱轨稳定性 | 第37-42页 |
| ·临界接触系数 | 第37-41页 |
| ·水平轮径向力 | 第41-42页 |
| ·防止车辆脱轨性能的评价指标 | 第42页 |
| ·防止车辆倾覆稳定性 | 第42-47页 |
| ·抗倾覆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依据 | 第42-43页 |
| ·车辆稳态临界侧滚角r | 第43-46页 |
| ·修订倾覆系数D_m | 第46-47页 |
| ·防止车辆倾覆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47页 |
| ·车辆运行临界速度 | 第47-48页 |
| ·单轨车辆运行安全性评价指标汇总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研究 | 第49-61页 |
| ·几何曲线通过性能 | 第49-54页 |
| ·列车通过定半径曲线 | 第49-51页 |
| ·列车通过曲线与直线交接的情况 | 第51-52页 |
| ·列车通过S型曲线的情况 | 第52-54页 |
| ·几何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 | 第54页 |
| ·导向性能 | 第54-58页 |
| ·车辆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54-56页 |
| ·回正力矩公式推导 | 第56-58页 |
| ·导向性能评价指标 | 第58页 |
| ·走行轮轮胎磨耗性能 | 第58-60页 |
| ·走行轮轮胎磨耗预测计算模型 | 第59-60页 |
| ·走行轮轮胎磨耗量研究 | 第60页 |
| ·走行轮轮胎磨耗性能评价指标 | 第60页 |
| ·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汇总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应用 | 第61-76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1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 | 第61-76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61-63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安全性分析 | 第63-73页 |
| ·重庆车辆运行安全性总结 | 第73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 | 第73-75页 |
|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总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