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二人台唱白的修辞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2 语音修辞 | 第15-32页 |
| ·语音选择修辞 | 第15-22页 |
| ·叠音形式的选用 | 第15-20页 |
| ·衬音形式的选用 | 第20-22页 |
| ·语音组配修辞 | 第22-28页 |
| ·押韵 | 第22-25页 |
| ·平仄搭配 | 第25-26页 |
| ·节奏安排 | 第26-28页 |
| ·语音谐拟修辞 | 第28-32页 |
| ·谐音修辞 | 第28-30页 |
| ·拟音修辞 | 第30-32页 |
| 3 词汇修辞 | 第32-42页 |
| ·利用多种词汇成分 | 第32-37页 |
| ·方言词 | 第32-34页 |
| ·熟语 | 第34-37页 |
| ·利用词语的同义、反义和多义关系 | 第37-40页 |
| ·利用词语的同义关系 | 第37-38页 |
| ·利用词语的反义关系 | 第38-39页 |
| ·利用词语的多义关系 | 第39-40页 |
| ·利用词形的分合变化 | 第40-42页 |
| ·倒词 | 第40页 |
| ·拆词 | 第40-42页 |
| 4 句段、篇章修辞 | 第42-54页 |
| ·位置的先后 | 第42-44页 |
| ·宾语倒装句 | 第42-43页 |
| ·谓语倒装句 | 第43-44页 |
| ·修饰语倒装句 | 第44页 |
| ·复句的分合 | 第44-46页 |
| ·结构的整散 | 第46-54页 |
| ·对偶式 | 第46-47页 |
| ·排比式 | 第47-50页 |
| ·反复式 | 第50-51页 |
| ·顶真式 | 第51-53页 |
| ·回环式 | 第53-54页 |
| 5 辞格修辞 | 第54-66页 |
| ·有关逻辑的辞格 | 第54-57页 |
| ·异质格 | 第54-55页 |
| ·夸张 | 第55-57页 |
| ·形象化的辞格 | 第57-66页 |
| ·比喻 | 第57-61页 |
| ·起兴 | 第61-62页 |
| ·借代 | 第62-64页 |
| ·比拟 | 第64-66页 |
| 6 言语表现风格美 | 第66-72页 |
| ·朴实之美 | 第66-68页 |
| ·词语平实 | 第66-67页 |
| ·多用口语 | 第67页 |
| ·辞格运用平实 | 第67-68页 |
| ·幽默之趣 | 第68-72页 |
| ·巧用语音手段 | 第68-69页 |
| ·活用趣语妙段 | 第69-70页 |
| ·妙用修辞格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 附录一 本文语料目录 | 第75-76页 |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