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内燃机动力装置论文--柴油机论文

船用柴油机进气道的三维数值仿真及其优化设计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3页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20页
     ·柴油机进气道研究的发展第17-18页
     ·柴油机进气道数值仿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8-19页
     ·柴油机进气道优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9-20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3页
第2章 进气道气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第23-35页
   ·进气道内气体流动基本方程第23-25页
     ·连续性方程第23页
     ·动量守恒方程第23-24页
     ·能量守恒方程第24页
     ·气体的理想状态方程第24-25页
   ·进气道内气体流动分析第25-28页
     ·进气道工作过程能量损失分析第25页
     ·进气道涡流运动分析第25-26页
     ·进气道内气体流动模型的选择第26-28页
   ·CFD 计算的离散化方法第28-30页
     ·有限元离散法第29页
     ·有限差分离散法第29页
     ·有限体积离散法第29-30页
   ·控制方程的求解第30-33页
     ·压力与速度的修正第30-32页
     ·压力修正方程第32-33页
   ·气道流通性能评价参数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参数化设计第35-44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造型理论依据第35-36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造型方法第36-38页
     ·逆向造型方法第36-37页
     ·正向造型方法第37-38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参数化设计第38-43页
     ·螺旋进气道螺旋室部分的参数化设计第39-41页
     ·螺旋进气道导向部分的参数化设计第41页
     ·螺旋进气道模型的光顺处理第41-42页
     ·进气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第44-58页
   ·计算网格的生成第44-46页
   ·控制边界的选取第46-47页
     ·进出口边界条件第46页
     ·壁面边界条件第46-47页
   ·收敛方案的选择第47页
   ·进气道三维数值仿真及结果分析第47-51页
     ·进气道缸内流动迹线图分析第48-50页
     ·进气道气缸内速度场分布第50-51页
     ·进气道气缸内湍动能分布第51页
   ·不同结构参数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1-57页
     ·螺旋包角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1-53页
     ·螺旋高度变化率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3页
     ·直流段曲率半径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3-54页
     ·气道喉口直径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气道喉口突出高度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5页
     ·气门杆直径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5-56页
     ·气门导向凸台直径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6-57页
     ·气道出口到气缸中心距离对气道流通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优化设计第58-73页
   ·优化思想及实现路径第58-59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试验设计第59-62页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第60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试验设计第60-61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1-62页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的优化模型第62-64页
     ·进气道设计变量的选取第63页
     ·进气道约束条件的确定第63页
     ·进气道目标函数的选取第63-64页
   ·气道优化的实现第64-69页
     ·搭建 Isight 集成优化平台第65页
     ·气道模型命令流的编制第65-66页
     ·网格划分命令流的编制第66页
     ·CFX 中 CCL 命令流的编制第66-67页
     ·批处理文件的编制第67-68页
     ·优化算法的选择分析第68-69页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第69-70页
     ·优化前后流量系数和涡流比对比分析第70页
     ·优化前后流动迹线图对比分析第70页
     ·优化前后湍动能场对比分析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3-74页
 工作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用柴油机关键零件深孔加工机理及切削参数优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理论的船用螺旋桨多学科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