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范围和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和总体思路 | 第10-12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17页 |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2-13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3-14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4-15页 |
| ·多元化经营与协同效应理论 | 第15-17页 |
| 第3章 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17-29页 |
| ·经营战略分析 | 第17-21页 |
| ·富士康业务层战略 | 第18-20页 |
| ·富士康公司层战略 | 第20-21页 |
| ·富士康资源状况分析 | 第21-27页 |
| ·人力资源 | 第21-23页 |
| ·财务资源 | 第23-25页 |
| ·实物资源 | 第25页 |
| ·信息资源 | 第25-27页 |
| ·项目建设速度分析 | 第27-29页 |
| 第4章 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29-37页 |
| ·市场、国家政策分析 | 第29-31页 |
| ·境内市场状况 | 第29-30页 |
| ·国家政策 | 第30-31页 |
| ·战略资源可获得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早期资源状况 | 第32-33页 |
| ·近期资源状况 | 第33-34页 |
| ·可并购对象分析 | 第34-37页 |
| 第5章 富士康境内外投资模式比较 | 第37-42页 |
| ·富士康境外投资模式 | 第38-39页 |
| ·富士康境内投资模式 | 第39-40页 |
| ·富士康境内外投资模式对比 | 第40-42页 |
| ·境外投资动因 | 第40-41页 |
| ·境内投资动因 | 第41-42页 |
| 第6章 富士康境内绿地新建投资的选择分析 | 第42-50页 |
| ·绿地新建的成本优势 | 第42-46页 |
| ·并购估值 | 第42-43页 |
| ·绿地新建与并购成本比较 | 第43-46页 |
| ·绿地新建的速度优势 | 第46-48页 |
| ·项目建设速度优势 | 第46-47页 |
| ·生产供货速度优势 | 第47-48页 |
| ·目标资源的制约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