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致谢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源起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2.1 二语习得与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1.1 输入假说 | 第13页 |
2.1.2 学习策略 | 第13-14页 |
2.2 全身反应法基础研究 | 第14-16页 |
2.2.1 全身反应法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2.2 全身反应法教学步骤 | 第15页 |
2.2.3 全身反应法教学原则 | 第15-16页 |
2.3 全身反应法应用研究 | 第16-20页 |
2.3.1 全身反应法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 | 第16-18页 |
2.3.2 全身反应法在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全身反应法在维丁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20-43页 |
3.1 全身反应法语音教学案例 | 第20-25页 |
3.1.1 案例1:声韵拼合教学 | 第20-23页 |
3.1.2 案例2:声调教学 | 第23-25页 |
3.2 全身反应法词汇教学案例 | 第25-37页 |
3.2.1 案例3:指令语教学 | 第25-29页 |
3.2.2 案例4:亲属称谓词教学 | 第29-31页 |
3.2.3 案例5:身体部位词教学 | 第31-34页 |
3.2.4 案例6:运动项目词练习 | 第34-37页 |
3.3 全身反应法语法教学案例 | 第37-43页 |
3.3.1 案例7:“有”字句教学 | 第37-40页 |
3.3.2 案例8:句型操练 | 第40-43页 |
第四章 教学反思及相关建议 | 第43-51页 |
4.1 教学反思 | 第43-46页 |
4.1.1 全身反应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 第43-45页 |
4.1.2 全身反应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4.2 对汉语教师运用全身反应法进行教学的建议 | 第46-51页 |
4.2.1 明确全身反应法用于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差异 | 第46-47页 |
4.2.2 课前做好准备,熟悉教学流程 | 第47-48页 |
4.2.3 合理安排时间,加强课堂管理 | 第48-49页 |
4.2.4 提高职业素养,妥善处理突发状况 | 第49页 |
4.2.5 将其他教学法与全身反应法结合起来使用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1-53页 |
5.1 研究小结 | 第51页 |
5.2 研究的不足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