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9页 |
一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理由 | 第7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7-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三)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目的、内容和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二) 研究的内容 | 第17页 |
(三) 关键问题 | 第17页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困难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信息化手段在解决宁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功能价值 | 第19-23页 |
一 信息化手段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 第19-20页 |
(一) 信息化手段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19-20页 |
(二) 信息化手段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阻碍作用 | 第20页 |
二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功能 | 第20-21页 |
(一)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工具功能 | 第20-21页 |
(二)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资源共享功能 | 第21页 |
三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价值 | 第21-23页 |
(一)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所具有的个体价值 | 第21页 |
(二) 信息化手段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宁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 | 第23-29页 |
一 教学质量差异 | 第23-24页 |
(一) 宁夏城乡素质教育的差距 | 第23页 |
(二) 宁夏城乡受教育程度的差距 | 第23-24页 |
二 办学条件差异 | 第24-26页 |
(一) 宁夏城乡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均 | 第25页 |
(二) 宁夏城乡学校信息化硬件资源配置的差距 | 第25-26页 |
(三) 宁夏城乡学校图书资源配置的差距 | 第26页 |
三 师资力量差异 | 第26-29页 |
(一) 宁夏城乡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配置不均 | 第26-27页 |
(二) 宁夏城乡学校中高级职称教师配置不均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宁夏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内在原因 | 第29-34页 |
一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一) 城乡“分级办学”制度对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影响 | 第29页 |
(二)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教育经济投入差异 | 第29-31页 |
(三) 城乡家庭为子女输送的文化资本差异的因素 | 第31页 |
二 教育技术手段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一) 城乡学校硬件配备的因素 | 第31-32页 |
(二) 软件资源建设及应用层面的原因 | 第32页 |
三 教师教育资源层面上的原因 | 第32-34页 |
(一) 教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情况差异的因素 | 第33页 |
(二) 教师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认识的差异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宁夏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第34-41页 |
一 以硬件建设方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第34-36页 |
(一) 加强对宁夏农村学校计算机及机房设备的科学投入 | 第34-35页 |
(二)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提升宁夏地区农村教育质量 | 第35-36页 |
(三) 利用多媒体教室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 第36页 |
二 以软件建设方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第36-39页 |
(一) 网络软件资源库的建立与管理,提高农村地区教学质量 | 第37页 |
(二) 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提高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信息化应用水平 | 第37-38页 |
(三) 鼓励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下乡,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 第38-39页 |
三 利用农远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第39-41页 |
(一)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第39-40页 |
(二) 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质量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1:宁夏城乡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附录2:访谈提纲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