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

汉语“重复—语气”语义演变模式初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20页
 1、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第10-13页
   ·“重复”义副词第11-12页
   ·重复副词的表语气功能第12-13页
 2、现有研究综述第13-17页
   ·汉语副词分类情况第13-14页
   ·重复副词表语气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相关语义演变模式的考察第16页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讨第16-17页
 3、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7-20页
   ·个案描写与整体归纳第17页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第17-18页
   ·综合运用语法化、主观化理论第18-20页
二、重复义副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化路径第20-64页
 1、“又”的语法化第20-31页
   ·重复义副词“又”的语法意义第20-22页
   ·加强语气的副词“又”的语法化第22-31页
     ·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又”第22-26页
       ·语义逻辑联系第22-23页
       ·句法位置条件第23-24页
       ·转折衔接与加强否定语气第24-26页
     ·加强反诘语气的副词“又”第26-31页
       ·句法机制第27-30页
         ·疑问词的扩展与虚化第27-28页
         ·语义衔接功能的扩展第28-30页
       ·加强语气功能的语义来源第30-31页
   ·结语第31页
 2、“还”的语法化第31-44页
   ·“返回”义动词的两个演变方向第31-38页
     ·“返回——重复”的语义演变第32-37页
     ·“返回——转折”的语义演变第37-38页
   ·“重复——语气”的演变第38-44页
     ·程度意义的产生第38-40页
       ·不足义第39-40页
       ·过量义第40页
     ·语气副词“还”的产生第40-44页
       ·反诘语气的产生第40-42页
       ·赞叹意义的产生第42-43页
       ·不满意义的产生第43-44页
 3、“复”的语法化第44-50页
   ·重复义副词“复R”的来源第44-48页
   ·语气副词“复”第48-50页
 4、“更”的语法化第50-58页
   ·重复义副词“更R”的来源第50-52页
   ·重复义副词“更”的再虚化第52-56页
   ·语气副词“更”的来源第56-58页
 5、“再”的语法化第58-64页
   ·重复副词“再 r”的来源第58-59页
   ·“狭义重复”与“追加”第59-61页
   ·程度义副词“再”的来源第61-62页
   ·加强语气的“再”第62-64页
     ·“再 a”+Neg.(不/未/没有……)第62-63页
     ·“再 r”用于祈使句第63-64页
三、“重复-语气”语义演变模式及相关机制第64-72页
 1、“重复-语气”语义演变的几种模式第64-68页
   ·重复-功能语气第64-66页
     ·狭义重复-持续-加强反诘第64-65页
     ·追加-衔接-加强反诘第65页
     ·重复-反向追加-转折第65-66页
   ·重复-主观情绪语气第66-68页
     ·重复-程度-赞叹第66-67页
     ·追加-程度-不满第67页
     ·重复-谴责第67-68页
 2、影响“重复-语气”语义演变模式的相关机制第68-72页
   ·源词的语义滞留第68-69页
   ·程度量级第69-70页
   ·语义预设第70-71页
   ·语义聚合内部更替第71-72页
四、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刊杂剧三十种》兼语句研究
下一篇:鱼麻分化的原因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