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 ·领导的定义 | 第15-16页 |
| ·领导风格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 ·领导风格理论回顾 | 第16-18页 |
| ·家长式领导理论的发展 | 第18-21页 |
| ·兄长式领导背景研究 | 第21-27页 |
| ·时政背景 | 第21-22页 |
| ·兄长式领导概念提出及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 ·兄长式领导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 第24页 |
| ·兄长式领导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24-25页 |
| ·当代中国企业领导模式的四个因素 | 第25-27页 |
| ·领导有效性研究述评 | 第27-30页 |
| ·团队认同研究述评 | 第30-32页 |
| ·团队公民行为研究述评 | 第32-33页 |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3-4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 ·概念模型 | 第34页 |
|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 ·问卷设计 | 第35-42页 |
| ·兄长式领导问卷设计 | 第35-36页 |
| ·初始问卷的试研究及筛选 | 第36-42页 |
| ·兄长式领导正式问卷形成 | 第42页 |
| ·数据收集 | 第42-45页 |
|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58页 |
| ·人口统计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第45-47页 |
|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48-53页 |
| ·信度检验 | 第48-50页 |
| ·效度检验 | 第50-53页 |
| ·相关分析 | 第53页 |
| ·回归分析 | 第53-57页 |
| ·兄长式领导与团队认同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 ·兄长式领导与团队公民行为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 ·兄长式领导与团队认同、团队公民行为的回归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 ·结果讨论 | 第57-58页 |
| 第5章 深度访谈 | 第58-74页 |
| ·深度访谈的目的 | 第58-59页 |
| ·深度访谈的内容 | 第59-70页 |
| ·专业队群体的深度访谈内容 | 第59-63页 |
| ·半专业队群体的深度访谈内容 | 第63-67页 |
| ·业余队群体的深度访谈内容 | 第67-70页 |
| ·深度访谈的总结 | 第70-74页 |
| 第6章 结论及研究发现 | 第74-77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研究发现 | 第74-75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75页 |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附录A 兄长式领导在不同群体中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 | 第84-88页 |
| 附录B 深度访谈提纲 | 第88-8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