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理、声学的蒙古长短调的数字化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项目来源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蒙古长短调的概况 | 第11-15页 |
| ·蒙古长短调的风格特色 | 第11-12页 |
| ·蒙古长调的风格特色 | 第11-12页 |
| ·蒙古短调的风格特色 | 第12页 |
| ·蒙古长短调的类型划分 | 第12-13页 |
| ·蒙古长调的类型划分 | 第12页 |
| ·蒙古短调的类型划分 | 第12-13页 |
| ·蒙古长短调的发音位置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15-22页 |
| ·信号采集 | 第15-19页 |
| ·录音文本的设计 | 第15页 |
| ·发音人的选取 | 第15-16页 |
| ·实验设备 | 第16-18页 |
| ·注意事项 | 第18-19页 |
| ·发音生理基础 | 第19-20页 |
| ·参数设计 | 第20-22页 |
| ·语音信号参数 | 第20页 |
| ·电声门图的主要嗓音参数变量 | 第20-21页 |
| ·呼吸信号参数变量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蒙古长调声学分析 | 第22-40页 |
| ·语音信号分析 | 第22-30页 |
| ·能量分析 | 第22-26页 |
| ·拖腔时长分析 | 第26-28页 |
| ·歌唱共振峰 | 第28-30页 |
| ·嗓音分析 | 第30-35页 |
| ·基频 | 第31-32页 |
| ·开商和速度商 | 第32-35页 |
| ·呼吸动力分析 | 第35-40页 |
| ·胸呼吸分析 | 第36-39页 |
| ·腹呼吸分析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蒙古短调的声学分析 | 第40-54页 |
| ·语音信号分析 | 第40-45页 |
| ·能量分析 | 第40-43页 |
| ·拖腔时长分析 | 第43-44页 |
| ·歌唱共振峰 | 第44-45页 |
| ·嗓音分析 | 第45-50页 |
| ·基频 | 第46-47页 |
| ·开商和速度商 | 第47-50页 |
| ·呼吸动力分析 | 第50-54页 |
| ·胸呼吸分析 | 第50-52页 |
| ·腹呼吸分析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