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1.1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困惑 | 第8页 |
1.2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2章 三种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 | 第10-19页 |
2.1 分数概念的引入 | 第10-13页 |
2.2 分数的意义 | 第13-15页 |
2.3 分数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2.4 比的意义和性质 | 第16-19页 |
第3章 引发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 第19-35页 |
3.1 怎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 第19-27页 |
3.1.1 小学数学中分数的两种实际含义 | 第19-20页 |
3.1.2 错误的根源 | 第20-21页 |
3.1.3 对教材编写的一些建议 | 第21-22页 |
3.1.4 分数墙 | 第22-26页 |
3.1.5 折纸活动 | 第26-27页 |
3.2 教材中要不要呈现分数单位的定义?要不要引入分数单位? | 第27-29页 |
3.2.1 教材中要不要呈现分数单位的定义? | 第27页 |
3.2.2 要不要引入分数单位? | 第27-29页 |
3.2.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29页 |
3.3 关于比的概念与性质 | 第29-35页 |
3.3.1 比是什么? | 第30页 |
3.3.2 怎样帮助学生形成比的概念和比的策略? | 第30-32页 |
3.3.3 分数与比之间的性质是否具有对等与可替代的特性? | 第32-34页 |
3.3.4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